词中明写惜花,实际是用比兴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的凄楚情怀。
上阕先写花的可爱。起首一韵描绘花的神态: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的翅膀,那么轻盈有致地飘
落;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上句写花之态,并从花瓣着手,因花瓣儿薄,故云“轻”;下 句写花之色,从整个花朵儿落笔,海棠花朵儿固小,因此写花色的同时再著一“小”字,并补足上文 “轻”字。
两句都写花,但角度不同,为歇拍句的“百种千般巧”埋下伏笔。而“片片”又见花瓣儿之
多,“点点”又见花朵儿之密,为下阕换头句“朝见树头繁”埋下伏笔。歇拍一韵突显花的古灵精怪, 可词人偏不直说,而是以揣度的口吻插入一句议论,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 种千般巧”。
这样写,不仅深沉幽远。而且由于引进了“天公”即自然界的主宰,还丰富了全词的意 蕴,突出了这首小词的涵义,令人回味无穷。歇拍句的“百种千般巧”,当然包括上文所说的姿致轻 盈、体态娇小、色彩鲜艳,但细味“巧”字,又分明包含着花的神态美和气质美。只有外在的表现和内 在的含蕴融为一体,方可谓之“巧”,谓之美。
下阕写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上阕极写花的可爱,全为叹惜花儿被风雨吹散一空 的惋惜之情作铺垫,因此下阕一韵便说:“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这里,“繁”“少”对写,足见花 事变化之大;“朝”“暮”对写,则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还可以引出词人关怀花事,他随时都在留心着
花事的变化。
前言“树头繁”,则“枝头”亦“繁”不言而明。而后言“枝头少”,则不仅见“树头”亦 “少”,而且还可以想见“爱花成癖”的词人拿着蜡烛逐一察看花朵的忧心忡忡的神态。这一韵不似
上阕起首一韵,似对非对,却极有韵致,一段怜花惜花之情跃然纸上。
最后一韵是全词的点睛之处,但词人也不直说,而是一如上阕,先用“道是天公果惜花”句衬起, 然后再说出花事被“雨洗风吹了 ”的可悲现实。
这句话深沉悠远,同样具有哲理,因为如上阕歇拍一
韵所说,本来问题都有双面性,而且,回环通首源流,上阕的“道是”句是扬,这里的“道是”句是抑,欲 抑先扬,抑扬之间,表达了词人对老天放任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词人在同调词《惜海棠》一阕中
云:“风雨于花有底仇?著意相凌藉”,“做暖逼教开,做冷催教谢”,直接怨及风雨。
而这里虽无一怨 语,而怨恨之意尽显词中。
这首词写惜花而又不止于惜花,意味深长。刘克庄在政治上也是稼轩一派人物,渴望在抗金复
国的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却数次遭到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他在进入仕途的最
始,就因所作《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的语句,被言官指为镑讪,执政者 以为他讽刺自己,遂遭到免官押归的处分,由此累废达十年之久。
以后在他的仕宦生涯中又屡用
屡废,身世沉浮,使他那旨在报国的“平戎策,从军什”(《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最终 零落为尘。所以,他在自己的词作中屡次表达“年光过尽,功名未立”(《沁园春•梦孚若》)之类 的强烈喟叹,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愤懑情怀,属豪放之作。
而这首词却一改他往日豪放
的词风,以婉约之笔隐晦而曲折地表达了自己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不吝惜人才 的愤恨。
开。
标签: 忆秦娥刘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