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家中几代人都在朝为官,但是终究逃不过农村的一句俗话,富不过三代,家境到了他这一代逐渐没落,但在他8岁时父亲就驾鹤西去,所以说他的少年时代,陶家已经开始败落。
虽然如此,他还是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从小便博览群书,一个人总是蹲在墙角自学,不和任何人交流,就这样他养成了少言寡语的性格,他讨厌虚荣,不贪图富贵,这样的个性始终会影响他的仕途,在十三年当中,陆陆续续的也做了几次小官。
29岁才混到江州祭酒一职,但是厌恶官场的是是非非,于是便辞职回乡,在家闲着也不是办法,过了5年后,在荆州做了一名小吏,因母亲离世归家,又是5年待业在家,终究是名将的后代,朝廷里还是有人认识他的,41岁是被推荐为彭泽县令,由于不想跟着权臣刘裕谋反,又离开了衙门。
为此他还和自己的老婆大吵了一家,也就是从这次后,他的仕途生涯到此结束,但是日子总是要过的,由于没有经历过农村的劳动,辛辛苦苦种的庄稼受到旱灾和虫害的袭扰,饥饿寒冷和无奈折磨着他痛不欲生。
由于对现实生活感悟至深,在战乱和灾害之中,他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把自己脑海里的美好生活,形象细致的用文字方式描述出来,受苦受难的人们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与尘世隔绝远离战争袭扰,终于在桃源中得以实现。
最终一代田园大师在悲困中去世,在他所写的田园诗中,实际上是写自己的理想,把这种生活描写成出一派祥和愉快的景象,实际上他的真实生活并不是这样。
标签: 陶渊明是哪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