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写边地生活的诗,“愁绝”为一篇之骨,也是全词的眼睛,从“眼睛”我们就能很容易看出词作所反映的是士兵对长期戍边的愁怨。而以上写“边草”“雪晴”“明月”“胡笳”(画龙),都是为了烘托彰显“守边之愁”服务的。
戴叔伦的《转应曲》,全诗之眼是“愁绝”二字.诗人用边塞诸多景物,如用“边草”等来烘托老兵空虚彷徨的心里状态,用“明月”来烘托其辗转反侧的思乡情绪,有力突出了“愁绝”。掌握了词眼“愁绝”也就可以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
从手法上看,用景物烘托出嬴弱的老兵,并用重叠的方法加强感情的抒发。从内容上讲“月明”和“明月”的转相呼应,突出了老兵辗转难寐的思乡情结,用胡笳声突出了戍边老兵的愁情。
标签: 关山月戴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