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司空见惯”这四个词语,大家在熟悉不过了,如果你了解这背后的故事,相信一定会气的吐血。
这个成语来自于刘禹锡的一首《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当时,刘禹锡参加了一位同僚的宴会,在民生凋敝,百姓贫苦之下,这位同僚家里莺歌燕舞,好不欢快。刘禹锡露出惊讶表情,谁知这位同僚以为,刘禹锡看上了一位姓杜的歌姬呢,于是把歌姬直接赏给了刘禹锡。刘禹锡内心五味杂陈,写下《赠李司空妓》。
你可能会好奇,刘禹锡的这位同僚是谁,居然能够然刘禹锡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这位同僚乃是李绅。李绅是谁,说出来你可能不太相信,就是《悯农》作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四句脍炙人口,就是出自这位李绅。
真是万万没想到,这么一位怜悯农民之人,生活如此奢侈。
李绅生于官宦人家,祖父是曾经做过中书令的李敬玄,父亲则是金坛、坞城的等多地的县令。不过李绅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道中落,母亲含辛茹苦把她养大。
李绅少年时,目睹了农民终日劳作,但是依然填不饱肚子,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下了著名《悯农》流传于世。
那时的李绅,毫不客气的说,满怀壮志和忧愁,心里总是装着百姓的疾苦。谁知进入仕途之后,判若两人。
李绅考取了进士,在仕途过程中,卷入了牛李之争,随着李党得势,李绅逐步发迹,官职不断升迁,最后位居宰相之职。
当了宰相之后,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忘记了自己本性。
李绅喜欢吃鸭舌,每餐都要耗费300多只鸭子,其后院宰杀鸭子堆积成山。
李绅除了奢侈之外,还变得非常残暴无情,从以下两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窥知一二。
《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作客,这位李元江乃是自己家族中的一个长辈,按照备份应该称之为叔叔,所以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
李绅发迹之后,根本不顾及往日旧情,又因为李元将有事求他,不得不巴结于他,于是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在当时成为笑谈。
另外一件事就是,有一位姓崔的巡管,与李绅有着同科进士之谊。所以特地的来拜访他,刚住到驿站,自己的仆人与一位市民打了起来。于是李绅便把仆人与市民都除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管抓起来。直接大声训斥:“过去我们曾经相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
崔巡管听完,连忙扣头谢罪,但是李绅根本不念及旧情,居然仗责崔巡管20大板。吓得崔巡管,面如死灰,甚至都不敢大声哭泣。
李绅残酷无情,不禁让人心之一震。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如此。
据历史记载,公元845年,74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但是扬州有一个名叫吴湘的县蔚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取民女。李绅接到报案后,立即将吴湘逮捕归案,自作主张判处极刑。
但是此案上报给朝廷时候,朝中言官认为此案必有冤情,于是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崔元藻经过严密的审查之后,发现吴湘确实贪污国家款项,但是所贪钱财并没有那么多,而且对于强娶民女,根本不存在。
但是李绅却一意孤行,根本不顾及朝廷所调查出来的事实真相,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经过大家的分析,李绅之所以执意杀死吴湘,是为讨好李党的老大李德裕,而实施的一次报复行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前,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两家成为了世仇。李德裕当上宰相后,为了出口恶气,于是故意的整治吴武陵,他贬为潘州司户参军,后来吴武陵郁郁而终。
李绅身在官场,自然得知官场之道,而且非常的清楚吴李两家的历史恩怨。于是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将吴武陵的侄子吴湘也列为报复对象,这才想办法罗织罪名,千方百计杀死吴湘。
本质上来说,这件事情,李德裕也脱不了干系。御史崔元藻回京后详细的叙说了事实的真相,认为吴湘罪不至死。时任宰相李德裕立即将他贬为崖州司户参军,让他远离长安,企图掩盖事实真相。
不过人间还是有正义存在,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即位后罢免了李德裕宰相职务,李党等人也被纷纷贬职。这时,吴湘的哥哥吴汝纳为弟鸣冤,请求朝廷复查吴湘案,三司复查后吴湘终于得到平反。
李绅虽已去世,但按照唐朝的规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剥夺爵位,子孙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李绅前半生有着悲天悯人的心怀,但是一到做官之后,其本性暴露无遗。李绅的转变或许与当时的环境有着莫大关联,毕竟人是环境的产物,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否认,李绅的这种转变本质还是来自身欲望。
标签: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