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与同为初唐的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四杰”称呼出自《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唐才子传》也曰:“炯博学善文,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海内称“四才子”,亦曰“四杰”,效之者风靡焉。”
初唐四杰一致反对齐梁至唐的倩丽绮靡之宫体诗风,诗文取材广泛风格较为清俊,对唐代的文风转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杨炯作为四杰之一,主张“骨气”与“刚健”的文创风格,其描写边塞生活的五律有昂扬气势,其中借用乐府旧题的《从军行》便是代表,也是后世传唱最为广泛的一首。
杨炯《从军行》全诗如下:“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此诗描写一位读书人从军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作为金鼓杀伐之事的边塞诗,该诗以严谨的律诗形式,表达出一介书生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奋勇杀敌的激烈昂扬。
尤其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成为后世文人弃笔从武报效国家之壮志豪情的写照,是传颂千古的边塞诗名句,至今读来也是豪情满怀而慷慨激昂。
标签: 从军行 杨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