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全唐诗中两平夹一仄的“孤仄”句大概会有多少?
前言格律诗需要避“孤平”,不需要避免“孤仄”,格律诗中的 两平夹一仄也非常多,这不是一个问题。古体诗就更无所谓了。
下面老街举几个格律诗“孤仄”的例子:
一、五言绝句《商山路有感》(唐·白居易) 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六年身始归:仄平平仄平
二、七言绝句 杜甫 《戏为六绝句》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才力应难夸数公 :平仄平平平仄平
三、五言律两首1、喜外弟卢纶见宿(唐代: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愧君相见频:仄平平仄平
2、野望(隋末唐初·王绩) 五言律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两句孤仄。山山唯落晖 :平平平仄平;长歌怀采薇 :平平平仄平
四、七言律诗《遣悲怀》唐代:元稹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潘岳悼亡犹费词:平仄仄平平仄平
结束语其实“两平夹一仄”不仅仅不需要避免,而且在救孤平的时候,还必须要“两平夹一仄”。
例如:愧君相见频,因为第一个字是仄声:愧,所以第三个字必须平:相。所以是:仄平平仄平。同理:六年身始归:仄平平仄平
@老街味道
标签: 喜外弟卢纶见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