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什么维持生活?

非凡网 36 0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山

水田园诗翻开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篇章。陶渊

明选择的是完全的归隐田园,不苟且于仕途。

他曾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可见,陶渊明向往田园生活的愿望是发源于本

真。

  据史料记载,陶渊明曾经出仕,而且深受

上司赏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陶渊明决心放弃

仕途,选择归隐的呢?

《晋书·陶潜传》中记载道: “潜叹

日: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邪!’”出生于官宦世家的陶渊明生性耿直、

淡泊名利。

  在朝政腐败、官场黑暗的东晋末

年,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于养家糊口的现实逼

迫,陶渊明本着“大济苍生”的目的出仕。因

受不了官场盛行的腐臭之气,心性清高的陶渊

明多次辞官。

公元405年,年过40的陶渊明出任彭泽县

令。有一天,浔阳郡派督邮下来视察。

  据说这

位督邮是个贪婪的小人,经常假借公差之名,

收受贿赂。陶渊明本就不想巴结这种小人,更

厌恶官场的引来送往,于是就起草了一份辞官

书,将官服印绶放在案上后,携妻子回老家,

隐居乡野去了。

辞官以后,陶渊明回到家乡。虽然没有

了俸禄,但作为名门之后,陶家还是有些房屋

地产的。

  归隐后的陶渊明和妻子耕种于陇亩之

上,以资生活。由于雅爱诗书,估计农田管理

得也不怎么样,所以日子比较清贫。虽然有时

捉襟见肘,但陶渊明却能乐在其中,怡然自

得。从陶渊明归隐后的诗作中,我们就可以看

出一二。

标签: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