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非凡网 34 0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脱下了这一沉重的官袍,体验了一种放松。换上了那一套粗布短衣,感受了一种自由,这才是真正的回归自我!

陶渊明他是古代名士中勇敢的辞官者,他只所以辞官,是因为痛感官场繁文缛节太多,尔虞我诈太难,迎来送往太烦,溜须拍马太累,难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向往的是“世外桃园”,追求的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所以他坚决不再当彭泽县令,这在当时已实属难能可贵。

《归去来兮辞》的情感思路可分为五个阶段:

①“从开头觉今是而昨非”,写作者的思想斗争:想辞官归隐,却又似割舍不下;想积极入世,继续仕途,又与自己心性不合。

  最后决定归隐田园。

②“舟遥遥以轻飏载欣载奔”,写回家途中的欢快与急切心情。因为已解决了思想矛盾。

③“僮仆欢迎抚孤松而盘桓”,写回家后幸福愉快的日常家庭生活。

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或棹孤舟”,写回家后的社会生活。

⑤“既窈窕以寻壑”结尾,写回家后的反思与感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句话表面看似乎是在安慰自己,实际上是在反省自己。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写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多么沉重的语言!这是何等沉重的心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表面看诗人是在谴责自己走错了路,实际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在这样一种心情驱使下,诗人归心似箭,让船儿快快地行,恨不得天快一点亮起来,看见自己的家门,欢喜之情无法言表,连奔带跑,回到家中。这种心理描写,其语言虽不像小说那样细腻罢了,但它更能给读者以想像的空间。

  与官场相比,田园风光是这样的令人清爽。“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天真烂漫的小孩让诗人看到了纯洁和质朴。我们可以想像:童仆在说什么,稚子的童音又在说什么,还有那没出场的爱妻,她大概一句话也不说,而是斜倚柴扉望着丈夫,或是系着围裙,双手沾满了面粉,深情地冲丈夫微笑呢!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接下来,诗人写身处庭院房舍的悠然之情。

  这里有小径、松菊、酒盏、壶觞、庭柯,无违心事,有悠然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官场如何黑暗?诗中无一句交代,但田园的美好,不正暗示出了官场的可憎吗?这是一种“暗比”,文字上没有对比,但诗人心中时时在对比。“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其实不是在写云和鸟,而是诗人心灵的表露。

  宋人叶梦得评说:“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

所以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中表达的和《归去来兮辞》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基本一致的。

那首诗是归园田居,表达的感情一样。都是官场失意,仕途坎坷。想得到心灵的慰藉。古代诗歌一般一个人,都有一个人的风格就向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等等。于丹在论语中对陶渊明的感情基调有很深入的评价。

我又查了查在(天地人之道)中的第十二分钟,你在百度可以找到音频

标签: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