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是一汉语成语,其意指归隐乡里。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抒写了归家时的愉快心情,抒发了隐居的乐趣,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厌恶当时污浊的官场,表现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
陶渊明初出仕时,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因不滿官场污浊,每次起赴任不久均辞职。至年四十有余时,出任彭泽县令,任上仅八十多天,因不愿折腰媚迎督邮(当时的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集纪委、检察院、政府办等职权为一身的重要官吏),致弃职归隐。
陶渊明在此《归去来兮辞》中写了其归来后的怡悦之情,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滿,但也表现出乐天安命的思想。
如辞中"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其意即为:既然自己让心意被形体所役使而出来做官(指此次出任彭泽县令),又为什么独自惆怅而悲愁呢?其实,诗人本心并不愿做官,只是为了生计所迫而岀任彭泽县令的。后两句是诗人引用《论语:微子》中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其意为他已经认识到出来做官已经是错了,但是此时归隐还不算晚。
又如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寄傲~指寄托自己高傲的心情。容膝~指小屋。谓之居室狭小,故称为容膝。这两句的意思是,靠着南窗,悠然自得,寄托着自己的傲世之情,并深知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归家之初所写的一篇辞赋,作于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在此辞赋前作有序,在序中叙述了他出任彭泽县令的经过以及辞官的原因。南朝梁文学家萧统所编的《陶渊明传》中有记载:"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以及《桃花源记》等均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秒删。
标签: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