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写出来之后,可以说一直被人们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桃花源”在哪里。特别是到了旅游热,这个“桃花源”真的存在那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了。现在叫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台湾基隆、河南南阳、重庆永川、酉阳等地都有桃花源。
其实《桃花源记》还有一首《桃花源诗并序》但《桃花源记》出名程度已远远超过《桃花源诗》,在《桃花源诗》中有“淳薄既异源”一句,所以,非要较真桃源在哪,根据诗中所写,就在“淳薄”。而且从文中也可以得知,桃花源是是秦人的避难地。据考证,淳薄应为桑落洲一带,所以桃花源位于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古桑落洲上,是安徽,江西,湖北三省的交界之处,也是长江,鄱阳湖,古雷水的交汇之处。
可以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原形就是桑洛洲。但我想,真正的桃花源应该在在陶渊明的心里,在他的精神里。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湖南的武陵源吧?
具体的地点并不存在,是陶渊明勾画出来的自己的理想的天堂。但如果非要说原型在哪里,文中有句话“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如果按这个线索来找的话,应该是在湖南常德的武陵区。古时候为常德府,府邸就在武陵,而旁边还有一个桃园县,更能说明桃花源在此地。而笔者认为,其实桃园县是后有,《桃花源记》先有。
这不是真实的地方,可是提到武陵人捕鱼为业。湖南和湖北都有武陵县,至于将哪个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张家界的武陵源,位于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脉中段桑植县与慈利县的交界处,也许就是这个吧。
标签: 陶渊明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