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超过李白,尽管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虽说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有点可以肯定的是李白由于性格原因,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其诗文清新飘逸,豪迈奔放,如清水出芙蓉,惊艳超俗,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其诗歌已经成为一座巍巍的高峰,千百年能出其右有几?王勃尽管诗文也很优秀,但从其性格来看,还是缺少自由奔放,豪迈不群,超凡脱俗的气度。一个人的性格即文心,王勃死的时候已经27岁其性格已经定型,从其生前前期的诗文风格来看,《滕王阁序》,不免发现里面多了几分世故,多了几分圆滑。王勃再也不能像少时的自己那样激扬文字,洒脱自如。固然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壮阔与寂寥的神来之笔。但在写自己的时候却要谦称“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再也没有写斗鸡时“昂首而来,绝胜鹤立”的威风凛凛。在封建社会不是每个人都像李白一样能够如此放浪不羁过一生,那个时代封建社会里谁不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因为王勃思想性格带有这些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世故来,所以说王勃在写《滕王阁序》已经不是那个闲来无事瞎写鸡的高傲少年了,上来就是夸夸各位宾客,“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后面就是描述秋色,而后用大段的文字倾诉了他个人的愁闷之情:什么“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什么“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王勃在写《滕王阁序》其思想境界并没达到一个巍峨的高峰。唐书.裴行俭传中曾评价初唐四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如勃等,虽有才,而浮躁衒露,岂享爵禄者哉?杨炯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诗文应该把度量见识放到前面,文辞技巧放到后面,王勃他们虽然有才,但是浮躁爱显露自己,文章多显露技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从庾信《射马赋》中“荷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胎翻新而出。此外王勃杀人这事纯粹是自己作啊,王勃在当兵期间,他恃才傲物,与周围人格格不入,遭到了同僚们的联合排挤。这时,一个名叫曹达的官奴因犯了犯需要处于刑罚,他就躲到王勃的住所,王勃害怕事情败露连累自己,就费了九牛二虎把曹达给杀了。至于怎么杀死的,史料没有记载,估计王勃当时是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费了一定力气才把人给杀死的。 虽然王勃当时做的天衣无缝,这件事情最后还是败露了,王勃被判以死刑。一个官奴犯了罪,王勃要包庇他,后来又怕事情败露又把那个官奴杀了,人品要打问号…王勃少年成名,官场春风得意,这时候,王勃的“低情商”开始慢慢显露。因编写史书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就写了一篇感恩的《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反衬沛王斗鸡的勇猛。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惹得圣颜不悦,当即怒下圣旨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有才是有才,人品不行也是真的。所以讲王勃从其性格和思想境界来看并不十分突出,远不及李白诗文自然明快,飘逸潇洒,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下面是对王勃的历史评价:
郑振铎评王勃:“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称赞王勃作盛唐诗歌的黎明女神。毛泽东评王勃:“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愁满腹一方。”并且把他和贾谊、王弼、李贺、夏完淳等列在一起评点,“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而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后人对李白的评价极高: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杨升庵:李太白为古今诗圣。(《周受庵诗选序》)严羽: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沧浪诗话》王世贞:五七言绝句,李青莲、王龙标最称擅场,为有唐绝唱。少陵虽工力悉敌,风韵殊不逮也。(《艺苑卮言》)
吕居仁:“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江西宗派图序》)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所以讲综合王勃和李白的性格和文风来看,王勃即使不是英年早逝,其成就也不会超过李白的。
标签: 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