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

非凡网 97 0

【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1张图片-非凡网

文|江徐

陈升的歌里唱道:“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听者之所以无情,是因为未能产生共鸣。

杜牧在诗里写道:“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多情的人看似无情,大抵因为没有懂得。

万丈红尘,千花百草,人在尘世间走一遭,匆匆来去间,最无情的是岁月,最深情的是诗人。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2张图片-非凡网

1.关西贱男儿,誓肉虏杯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作,都是来自晚唐诗人杜牧。诗圣杜甫被后世称为“大杜”,他是“小杜”,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这样高极的称谓绝非浪得虚名。

公元803年,杜牧出生在京兆杜氏。关于煊赫门庭,他在写给侄子的劝学诗中提道:“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祖父杜佑是唐代宰相,同时也是史学家,由他编撰的《通典》开创中国史学史的先河,父亲杜从郁担任过左拾遗。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3张图片-非凡网

在“剑佩尝丁当”的公相之家长大,杜牧少年才俊。也许得益于强大的基因遗传,杜牧年纪轻轻就具有出众的某种才能。他注解《孙子》,著写策略,有一次为平虏献计,还被当时的宰相李德裕采用。

他是一个热血青年,关心军政治、研读兵书,怀有安邦守国之志,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关西贱男儿,誓肉虏杯羹。

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字里行间满满的正能量,以及挥斥方遒的气概,他以平定藩镇、澄清天下为己任,谦虚中带着无所畏惧、勇闯天涯的口气。那时候,杜牧25岁,芳华正盛。

想象中,等待他的将是一个锦绣前程。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4张图片-非凡网

2.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26岁,杜牧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刚踏上仕途,他被派遣到当时最为繁华的扬州。

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杜牧的朋友张祜同样写有诗句:“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可见,扬州是享乐主义者的温柔乡,非常考验年轻人的定力。

年轻时候,杜牧放纵不羁爱自由。《太平广记》中对他在扬州期间的经历颇费笔墨:

“牧少隽,疏野放荡,虽为检刻,而不能自禁,会丞相牛僧儒出任扬州,辟节度掌书记,牧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

说的是杜牧在扬州任职此间,每天一下班,就去游逛青楼,灯红酒绿,夜夜笙歌。他就像歌里所唱的那样:痛快去爱,痛快去痛,生命给了什么,我就享受什么,似乎完全把年少时期的豪情壮志抛在了脑后。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5张图片-非凡网

所以,他在这里除了风流韵事,还留下不少关于这座古城的名作: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后来杜牧被升至为监察御史,即将调往长安。扬州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扬州的美人让他恋恋不舍。离开之前,他写下两首《赠别》,赠予他喜欢的某位歌妓:

一首是: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另一首是: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女子没有留下芳名,他却铭记她的容颜。她在花容月貌的年纪,恰恰被他路过,被他欣赏,被他描绘入诗。这样的遇见,一个是幸运,一个是多情。

世人总将多情误读为无情,以为专情的人才配说深情。一个人也许是在博爱中贪欢,在滥情中遗忘。

一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道尽他对她的情有独钟。一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写出离别的无可奈何与强颜欢笑。

很多年后,激情不再,当他回首往事,也只能自嘲一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6张图片-非凡网

3.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公元835年,杜牧调任长安没有多久,长安发生震惊朝野的甘露之变。

当时他正好被调任东都,有幸避过一劫。这事件就像海啸,可以淹没一个人的热情。杜牧对仕途的朝不保夕、生命的人事无常获得深刻认知。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从那时候开始,他的心境发生改变。他开始面对自然思索人生。追求富贵,争权夺利,究竟有何意义?曾经赤壁争霸、成王败寇的英雄今天又何在?反倒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渔人,可以悠闲地坐在石矶上,领略天地的美。

后来,牛李党争摧毁杜牧的仕途。他先后被外放于宣州、黄州、池州等地。这一时期,杜牧诗歌中体现出强烈的闲情与深刻的哲思。

40岁那年,杜牧在宣州担任团练判官。有一天,他登阁远眺,天淡云闲,芳草连天,不禁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一首《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7张图片-非凡网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他不是用肉眼在看、而是用心在看,在感受、冥想、思索:像王维的“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他从飞鸟与山色的相互映衬中看到动与静,从人类繁衍与潺潺水流中听到生与死,从无常事物中窥见世界永恒的底色。

这首充满哲思的七律,让金圣叹对这首诗激赏不已:“今日方悟一总不如‘天淡云闲’。自来一如,本不有兴,今亦无废,直使人无所容于其间。”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8张图片-非凡网

4.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行至暮年,杜牧对自己做出这样的总结:“闲人似我世间无。”

知命之年,杜牧的官运来了,他被召入朝,担任司勋员外郎。但是做了一年还不到,他就自请外放湖州。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一去一望之间,有放下,也有憾恨,但终究还是放下了。

晚年的杜牧觉得人生短暂,岁月无情,饮酒行乐才是正事,浮华世间,除了写诗,其余都是虚名。这一时期,他写诗大概只在于写诗时的乐趣与快感,所以临死前焚烧了自己的大部分诗篇,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

在这尘世间,岁月是最无情的东西。它会悄无声息地带走青春,也会不知不觉地消磨掉一个人的斗志,甚至顷刻之间摧毁一切。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9张图片-非凡网

在无情岁月里,杜牧最终活成了一只闲云孤鹤,饮酒吹箫,看雨赏花。

他会在秋高气爽的日子,与老友登高眺远,饮酒畅聊,最后“菊花须插满头归”,像孩子一样天真。

他也会静立月下,吹着长笛,遥想故友,营造出“与倚春风弄月明”的意境,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宋代词人姜夔写道:“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不知道杜牧离开人世时,当他终于被无情岁月甩出的那一刻,是否想起在扬州时的如梦之梦,想起那段“多情却总是无情”的风流岁月,想起那个“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的豆蔻少女?

活过、爱过、写过,就不枉此生。

杜牧《赠别二首》:有一种多情,叫作春风十里总不如你-第10张图片-非凡网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标签: 赠别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