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求解,结合古代和当代?

非凡网 73 0

这两句出自北宋文豪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最著名的当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换成现代语言表达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在庙堂之上的作为统治者应该操心底层民众是否安居乐业。如果处于村居野老的隐居江湖的时候,就要操心庙堂之上的统治者能否贤明。

这是古代士大夫的最高境界。

把这个境界发挥最高的是唐代著名的神童宰相李泌。曾六次出任宰相,辅佐三代皇帝,都在朝堂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事了之后拂衣而去,丝毫不留恋权势。

近代历史上还有清代文正公曾国藩也是如此。

标签: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自范仲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