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790—816年),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
阳)。李贺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
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是唐朝宗室郑王李亮的后代,但家道已经没落。
李贺志向远大,勤
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
“乡贡进士”的资格。因为他的父亲名叫晋肃,
和进士音近,一些妒忌他才华的人就以避讳为理
由阻止他参加科举考试。韩愈为此作《讳辩》
诗:“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
‘仁’,子不得为人乎?”鼓励李贺应试。
李贺
虽应举赴京,却因礼部官员昏庸草率,遭馋落
第。李贺在长安当过三年奉礼郎的小官,就辞官
返回昌谷,后又依附潞州张彻做幕僚。但他终生
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
李贺的诗作多是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
现象,有的直陈时事,有的是借古刺今,如《汉
唐姬饮酒歌》、《仙人》、《昆仑使者》、《苦
昼短》、《秦王饮酒》、《雁门太守行》、《猛
虎行》、《荣华乐》、《秦宫诗》、《吕将军
诗》、《摩多楼子》、《宫娃歌》等。
李贺还有
直抒个人愤懑不平之情的作品,他有积极用世的
政治怀抱,发出“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
天公”、“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豪言壮语,更满怀着“男
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壮志,可是世道黑暗,导致他报国无
门,所以又有《开愁歌华下作》中“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的消
沉。
此外,他还有一部分咏物诗,如《李凭箜篌引》、《申胡子嬸篥歌》、
《听颖师弹琴歌》、《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马诗
二十三首》等。
李贺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作“长吉体”。李贺善于从历史故事
和神话传说中取材,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常的构思,来驾驭语言和素材,构
造出怪奇的诗境。
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往往加以不平凡的夸张和
联想,使之具有神奇的意味。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用“瑰诡”来形容他的
诗。但是他的诗也有不少缺点。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
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
标签: 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