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藏书]唐诗中的床

非凡网 47 0

唐诗中,床是道具,“床头屋漏无干处”、“撩乱琴书共一床”、“绕床弄青梅”……此床非彼床,并非都是睡觉的床。

  花蕊夫人的【宮詞】通篇圍着床转,变着法儿写服侍君王睡觉的床:御炉香气扑龙床┃黄金阁子锁牙床┃端午生衣进御床┃香销甲乙床前帐┃玉井金床转辘轳┃平头船子小龙床┃含羞走过御床前┃床上翠屏开六扇┃夜拂玉床朝把镜┃总有珠帘玳瑁床。

  龙床、御床、牙床、玳瑁床、金床都是宫廷卧具,民间的低一个层次的叫银床,“后园桐叶护银床”(胡宿【侯家】),“冰簟银床梦不成”(温庭筠【瑶瑟怨】) 。此外还有匡床,一种安穩、舒適、方正的床,“匡床竹火炉”(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为尔设幄潜匡床” (刘禹锡【聚蚊谣】)。

  作为卧具的床,在唐诗里还有一种图书馆兼阅览室的功能。皮日休有“青桂巾箱时寄药,白纶卧具半抛书。”(【新秋即事】) “绕屋亲栽竹,堆床手写书。”(【奉题屋壁】)

  卢照邻有“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长安古意】) 这两位家里可能不只一张床,或者那时鳏居,夜夜躺着读书,怎么过日子呢?

  真正鳏居的元稹似乎没有躺着读书的习惯,倒是在床上构思出著名的悼亡诗,从“月影半床黑”到“惊觉满床月”,叹“一水不可越,黄泉况无涯”(【江陵三梦】) ,醒来梦里都是亡妻。

  唐诗中最有名的床要算李白【静夜思】里那张映着月光的床了。据说,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研究员早在1993年就考证出,诗中的“床”,指的是“井栏”,不是睡觉的床。后一点我认为成立,躺在床上,举头只能看见顶棚,低头动作本身就不可思议。何况唐代没有玻璃窗,不可能有地上霜的幻觉。除非李白有夜里露天睡觉之癖。需要讨论的是前一点,床是不是井栏。

  梁先生的“井栏” 说依据可能是《辞源》,《辞源》对“ 床”的第三解曰:“井上围栏。宋书乐志四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用不着上推远古做繁琐考证,李白同代人花蕊夫人那句极其浪漫的“玉井金床转辘轳”便可说明,床是井上支撑辘轳的架子,金床银床都是金属支架。《辞源》错了。床不是井栏,梁白泉研究员的考证落空。

  除了卧具的床还有一种坐具的床,即胡床,“乘月坐胡床”(杜甫【樹間詩】) 。《辞源》“胡床”条:“ 一种可以摺疊的轻便坐具,也叫交椅、交床。由胡地传入,故名。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至隋,改名交床,唐穆宗又改为绳床。”这一条比较靠板,“绳床”到了晚唐诗里才出现,例如秦系的“禅室绳床在翠微”(【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 ,白居易的“坐倚繩床閒自念,前生應是一詩僧”(【愛詠詩】) ,但死于穆宗继位前的 岑参也写“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慧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并序】) 了 。禅寺里的绳床,也叫禅床,賈島【送天台僧詩】有“寒蔬修靜食,夜浪動禪床。”许浑【洛东兰若夜归】有“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

  网考,胡床有两种,一种是案前坐的马扎,一種是有靠背的摺疊繩椅,即所谓交椅。两种都有图,附在后面。《三国志-魏书-五帝纪》裴注:“ 《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曹操坐的就是折叠椅式的胡床。

  唐诗中经常在露天出现的床,应该是折叠椅。元稹使东川诗里一再提到的床,“月色满床兼满地”(【江楼月】) 、“月明还照半张床”(【嘉陵驿】)都是这种折叠椅式的胡床。“八月闲宵忽并床”(【赠吕三校书】),并的也是胡床,由此演出成语“ 對床夜语”。“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夜闲(此后并悼亡)】)说的也是摆在外面的胡床。

  再回到李白的静夜思,床前应该是胡床前,亦即折叠椅前,或马扎前。坐在院里园里的胡床上,举头可以望月,低头可以思乡。

标签: 题李凝幽居 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