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雾霭茫茫的群山之中,诗人贾岛背着行囊,带着书童,两人一前一后在蜿蜒曲回的山间小路上缓缓前行,因为劳累他们没有交谈,也没停下前行的脚步,贾岛时不时擦去额前细细的汗珠,不知走了多久,终于他们穿过一座小桥,来到一所柴扉小院,这里绿竹隐隐,芳草萋萋,寂静无比,树梢的鸟儿,溪中流水,相映成曲。此刻贾岛早已忘记行路的疲惫,按捺满腔欣喜,轻轻敲了敲木门,可是竟无人应声,他推门一看,屋里没人。 贾岛暗道一声“主人不在!"。瞬间掩饰不住的失落满满的写在他的脸上,身后的书童,看着发呆的老师,轻声问道,隐者或是在这附近?诗人点了点头说,去看看吧。
山中清新的空气,动听的鸟啭,泥土的芬芳,美丽的景色,都不能驱赶他心中的郁闷之情了,就在此时,他忽然看到,前边的大松树下,坐着个看书的童子,“莫非.......?”于是乎,他加快脚步,匆匆来到童子面前,俯身问道,童儿你的师傅隐居在此否?小童好奇的看着诗人点点头,你知道他去哪了吗?小童指着后方说,他去山中采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贾岛看着云雾缭绕层层叠叠的山峦叹到“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至于他到底见到那个隐者了没,那就是后话了。
说了这么多想请问一句,假如你是贾岛,会怎么办?
等下去。还是离开,下次在来拜访。或者干脆去找。
如果等
这位高人什么时候才回来呢? 会不会等很久,就算等到,他会是你想象中的那个人吗?
如果离开,下次来?不知这个“下次”是何年何月啊。
去找?去哪里找,茫茫山中,自己都不知道身处何地,会找得到那位高人吗?
看似考虑周全,可关键是,一直在考虑,既没有决定等,也没有离开,更没有去找,如果我们伟大的诗人贾岛是这样的话,恐怕他写完这首《寻隐者不遇》之后就纠结的停笔了。
也许 ,每一条路都是路,只不过分了个平直 曲折。最怕瞻前顾后裹足不前。等到岁月蹉跎,白了少年头,也只剩下空悲切了 。
关键 我们要去走!
那“走”的关键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勇气是自信,很多人都缺乏自信,先不说别人,就说我吧,有时觉得自己毫无长处,可仔细想想,不对啊?大家都夸我聪明伶俐,别具一格。开个玩笑,我们言归正传。
据科学家调查研究,就普遍而言,人们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当然了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就另当别论了)。那为什么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其中原因在此就不在细细讨论了,充分留给大家思考的空间。
当然,一个人能做好一件事,除了自信,还要有认真,及各种优良品质。
我不得不说,是的,我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但是我很确定我也会很优秀的,请问你也这么认为的吗?
标签: 寻隐者不遇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