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寻隐者不遇》谁写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非凡网 559 0

《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其诗如下: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该诗可以说是诗中有画。

读完这首诗,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即在读者的面前展现。

虽然这首诗对提倡出世的隐者生活加以美化,在今天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但是在艺术上却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诗中:

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多半是失意的知识分子。

童子~在这里指的是隐者的弟子。

言~指的是童子的回答。

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由于山高云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贾岛(779~843) 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唐代诗人,早年为僧,以诗投韩愈,得到赏识,并与孟郊、张籍等人以诗会友,始诗名初显。经友人劝导,还俗以求达仕途。(看来求官求名求利乃世俗人等之欲望,连出家人也经不起诱惑)。但是屡应进士试不第。后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故有贾长江之称。

贾岛的诗以五言律诗为主,多写潦倒困顿、求仕不遇的苦闷,以及晨钟暮鼓,残月斜阳,孤鸿寡鹄,愁猿悲鹤等凄幽景物,反映生活狭窄,感情平淡。

但是其诗作排比工整,多有佳句。锤炼字句,刻苦求奇,具有清奇苦僻的特色。

贾岛是唐代有名的”苦吟诗人”,曾自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目流"。有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既反映了他苦吟的故事,又体现了韩愈识才,传为后世佳话。"推敲"的典故即由此而来,其苦僻的诗风,对宋代"四灵"和"江湖"派的影响很大。

因"推敲",而颇得韩愈赏识,其诗的风格与孟郊相近,所以世人有"郊寒岛瘦“的评语。

标签: 寻隐者不遇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