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峨眉山中苦行吟

非凡网 62 0

  以苦吟著称的唐代诗人贾岛,是峨眉山中最负盛名的诗僧。

  中唐之后,唐朝繁盛之势不再。而文人们也渐渐凄苦潦倒。著名的就有“郊寒岛瘦”这二人。但孟郊好歹还终于在晚年得中,“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撒了回欢儿,虽然像王宝钏一样没有过多久好日子就呜呼了,但总还比贾岛强点儿。贾岛的命运说起来更是坎坷多蹇。  贾岛是范阳人。字浪仙。贾岛早年因为贫困在峨眉山中当了和尚,但他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和尚。他在清寂的寺庙里不是潜心向佛,而是整天地念叨着诗。因此贾岛的诗里,相当一部分是写于峨眉山与佛家生活有关的诗,诗中有较深的禅意。如有一天同山中僧友相聚后所作的《送僧》:G3   出家从丱岁,解论造玄门。不惜挥谈柄,谁能听至言。B.  中时山果熟,后夏竹阴繁。此去逢何日,峨眉晓复昏。

  又如游峨眉山中白龙洞,听了白蟒洞中修行的故事后,更想超尘出世,更加厌倦人世的烦恼。因而写下《赠僧》一诗:B6x

  乱山秋木穴,里有灵蛇藏。铁锡挂临海,石楼闻异香。yM`   出尘头未白,入定衲凝霜。莫话五湖事,令人心欲狂。

  贾岛对做和尚的生活,有着隐士的心态,因此诗写得恬淡闲适。如他写山中棋盘峰的一首诗,写登临时所见山中寺庙树皮盖顶的朴素清静,想象仙人来这棋盘峰对弈的情景,表明自己超然尘外看淡世事的心态,看似随意吟出,实则颇见功底。x   下视白云时,山房盖树皮。垂枝松落子,侧顶鹤听棋。;gJ_.Q  清净从沙劫,中终未日欹。金光明本行,同侍出峨眉。

  隐居深山老林,如闲云野鹤一般,过着神仙似的日子,该有多么的惬意。贾岛的《送金州鉴周上人》同样如此:“地必寻天目,溪仍住若耶。帆随风便发,月不要云遮。   极浦浮霜雁,回潮落海查。峨眉省春上,立雪指流沙。”

  贾岛是中国文学史上那个流传极广的“推敲”的掌故。《唐遗史》载:一日,贾岛在峨眉山中去访隐士李凝。

  李隐士在山林中独居,茅屋周边荒草漫径,野树丛生,十分荒僻和幽寂。而房前的小桥那边,却是疏落的田野与村舍,充满人间烟火气息,和这山林中幽寂的景象明显不同。有趣的是,山腰善解人意的云朵,随着人的走动而变换着形态。贾岛来到李隐士家,天已迟暮,月亮初升。借助月光见柴门轻掩,他用手轻轻扣击了几下,李隐士听见敲门,忙前来开门,见月下站着的是贾岛,非常意外也非常高兴,忙相邀到屋里。二人拥灯促膝,一见如故,谈得很深入,直谈到天明。分别时,他们还约定改天再好好交谈,决不食言。从李隐士处回来后,他禁不住又发诗思,写了《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0JT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写毕,却对诗中联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不甚满意。他对诗中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拿不太准。于是焚上香,面对袅袅青烟,反复琢磨仍炼之未定。

  诗人的天性是酷爱自由的。但贾岛所在寺里的纪律可真严格,据说过了中午就封寺门,不准出去了。贾岛瘦瘦弱弱的,当然也不敢像鲁智深那样胡闹,只好感叹:“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元和五年(810年)冬,他走出峨眉山来到长安,拜见著名诗人张籍。这期间,贾岛没事就骑一瘦驴在街上瞎转,他倒并非只是为了逛街,而是边行边吟诗。贾岛不像太白那样一挥而就,而是字斟句酌,反复琢磨。唐代虽然没有汽车,却常有达官贵人的车马轿子,冲撞了也是不行的。那天贾岛看到黄叶满街,就吟曰:“落叶满长安。”心下大悦,但想什么句子做上联好呢,想了良久,突然想到以“秋风吹渭水“为最佳对,于是自顾自地喜不自胜。贾岛只顾思考诗句了,冲撞了大京兆刘栖楚的车轿,被当场揪住,想来贾岛也交不起什么罚款,因此依照当时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让贾岛在拘留所里呆了一晚上。  

  元和六年春,他来到洛阳。《唐才子传》说他“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龃龉。”他一生醉心作诗,且极注重炼字炼句,苦吟成癖,状若痴迷。

  据说不知什么触动,他又想起了《题李凝幽居》一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两句,吟哦中不时作出“推”与“敲”的手势,过往行人对他的动作都感到莫名其妙,他自己也浑然不觉,时适逢尚书职方员外郎韩愈外出路过此地,贾岛回避不及,撞上韩愈的侍卫队第三引导那儿才被拦住。侍卫将他带到韩愈面前,贾岛具实诉说,“因未定‘推'、‘敲',神游物外,不知回避。”韩愈听后没有责备他,略思片刻后笑道:“‘敲'字佳矣!”自此,韩贾结为布衣交。这一年是唐宪宗元和六年(811),韩愈44岁了,而贾岛只有33岁。

  贾岛诗风清奇僻苦,极似孟郊。他常以诗谒韩愈,深得韩愈赏识。韩愈曾写诗赞曰:“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飞云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可见韩愈对贾岛极为的“看重”,甚至有些“崇拜”的味道。韩愈劝贾岛归俗应试,好凭借才华谋取前程,要不觉得可惜。

  贾岛还俗后,人是自由了,生活却更加困苦了。贾岛有诗写他的穷困之境,正如《朝饥》诗中所写:“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贾岛无米无柴,想要“见白日”靠太阳能来暖和暖和又碰到“雪来塞青天”。可见其窘境。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岛还坚持不到别人门前去乞讨。  贾岛一考十多年,屡次落第。考场宝典《鉴诫录》中说“贾又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公卿恶之,与礼闱议之,奏岛与平曾疯狂,挠扰贡院,是时逐出关外,号为举场十恶。”贾岛所写的《病蝉》一诗是这样的: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看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矛头锋锐的话,贾岛只是抒发自己胸中的郁闷之气罢了,结果被扣上“举场十恶”的罪名被取消考试资格,赶了出去。贾岛饱尝了下第的滋味,写下了这样一首以泪研墨的诗:“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贾岛屡试不中,穷病相煎,故而诗中悲苦之意令人看了唏嘘不已。像什么“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像什么“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又如“常恐泪滴多,自损两目辉。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等等都是意苦句奇,读来令人感叹。

  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有朋友来到蜀中游历,专程来看望他。久违重聚,自然高兴,但也掩示不了内心的郁闷和悲苦,流露出对人世的看淡。他感叹世事的艰难,人生的无常,不变的只有滔滔岷江水,却还在滚滚奔流中闪着凄寒的月光,在《送友人游蜀》诗中吟到:  万岑深积翠,路向此中难。欲暮多羁思,因高莫远看。K(IB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唯有岷江水,悠悠带月寒。

  但贾岛对他的诗作是十分爱惜的,他有首诗写他的苦吟生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诗何其沉痛,想必没有成名的写手们都有如此心情吧。“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文字如果没有人欣赏,那份心酸是何等的难以承受!这也不是完全虚指,像当时贾岛曾将诗作献给元稹,但元稹根本不理他,连个信也不回。

  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

  至今,贾岛作为一代杰出的诗僧,仍为峨眉山中的历代僧人所称道。

标签: 贾岛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