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多首边塞诗中,王昌龄的《出塞》为何独领风骚?

非凡网 43 0

该诗有强烈的时空感,深沉厚重,气势恢宏;

结构上抑扬各表,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前两句属抑笔,后两句属扬笔。

“秦时明月汉时关” 开门见山钩勒出边关的夜景:一轮明月高悬在边关的上空,为全诗设置庄严肃静的背景。从秦到汉直至今日,边关一直屹立在里。

“万里长征人未还”:立即从景过渡到情。万里边关是无数戍边战士鲜血尸骨浇筑而成!诗人流露出对先烈的无限感激和敬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两句抑笔后,开启扬笔。从实景转入虚景。面对当前严峻的战势,一将难求,作者焦虑痛苦,不由自主缅怀起当年飞将军李广的骁勇善战。

“不教胡马渡阴山”:虚景即为现实中的渴望!作者迫不及待想打败侵略者,把他们驱回到阴山北面。他希望雄伟的边关一定是匈奴人无法跨越的铁障,渴望昔日重来!

全诗表现出戍边将士坚强的斗志和对胜利的渴望!

以上是我的拙见,欢迎批评指教。

标签: 出塞 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