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C(“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一语不确,“咸言”有种推测、据说之意,所以从全诗看,这首诗更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⑵凄清、忧伤。⑶思想感情:都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的同情、感慨。(意思对即可。)表现手法:王诗——通过对寒外古战场黄尘、白骨、蓬蒿等具体现实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使用陈述的语气,含蓄自然。杜诗——“君不见”三字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表现出青海古战场全景;“无人收”则直抒胸臆,渲泄出怨愤之情。/使用反问的语气,表现强烈的感情色彩。(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即可。) 《塞下曲》内容多写边塞战事。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诗中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写征战的残酷,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历史的纵深感。
标签: 塞下曲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