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在挥手告别明孝陵景区的路上,漫天丝丝春雨,若有若无地打在几株梅蕾花瓣上,我回头看看那起伏的梅花山,一片迷蒙,像飘飞的雪花........
(一)
裸退回新加坡之际,2018年3月18日到南京会见神交已久的好友钓鱼舟,感谢盛情导览和款待,结下了细水长流的深深情谊。
我坐在钓鱼舟满屋书香的办公室,品茗端上的雨花茶,几缕热气弥漫空间,我嗅到窗外几株白玉兰散发的幽香,漫天春雨丝丝中,瞄见远处钟山的翠绿风采;我收回了眼神,浅尝一口,回甘的竟是唐诗宋词千回百转的韵味,渗泌整个心脾。
(二)
记得初识网上的钓鱼舟时,正读着他的一首《七绝-偶感之一》“青山遮放千溪水,幽树闲藏五月花。南陌风尘销欲尽,浮云白发是生涯”。即联想起佛家偈语有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唐朝诗人司空曙《江村即事》亦有诗云“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那是描写一位垂钓者在深夜归来,连船也顾不得系就上岸就寝,反映了江村生活悠闲情趣的一个侧面,营造出一种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更体现了诗人无羁无束的老庄思想,以及对生活随心而安的态度。当时即留诗一首应和:千山万水共一月,圆缺明晦岂有尘,来去有无勿强求,云舒云展亦无迹。
再读他的“梧宿凤凰未为瑞,识机鹦鹉自高才。扁舟且过平湖水,细柳折将雨后栽”。惊叹其为人内敛深藏不露,交谈之下,作者自谦此诗不藏典故,让我一时兴起,贸然代庖斗胆跳出来点破一下。解读浅析以为诗句中的‘扁舟’实为吴越春秋范蠡的”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於江湖“。李白有诗云:”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又在《还山留别金门知己》再揭谜底:“扁舟寻钓翁”者也。至于《平湖秋月》即断桥西湖十景之一:秋日望月,楼可望,岸可望,水可望,景致空廓,引人遐思。另,唐诗中有’轻舟已过万重山’及’一日看尽长安花‘等诗句,乃少年得志的人生境界。而作者的“扁舟且过平湖水”,浩瀚胸襟无漪思,坦荡舒畅水波不惊,格调高远,已入无人之境。后句“细柳折将雨后栽”乃风雨之后再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新境界。
及次拜读钓鱼舟在天涯社区的个人博客,栏题为“别来闲整钓鱼,思入水云寒”。我猜想或是向往北宋词人潘阆的“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开始明白了以钓鱼舟以此为笔名代号的寓意情怀。
(三)
@钓鱼舟 还是历史学博士,年轻有为,乃博物馆领导,擅长历史研究。
钓鱼舟尤其对南京钟山周边景区及历史情有独钟,我们聊到这里的邻居还有宋朝号称半山的王安石,诗云“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诗作描写这里的山涧流水,静悄悄地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的繁花绿草及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独坐在茅屋檐下,一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王安石还有一首“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这
‘山’在诗人眼里,不只是一个具有特殊魅力的审美客体,更是一座进入了悠闲自在境界的‘山’。山上的花即使开始凋零,但山还是那座山,豪华落尽见真醇。
钓鱼舟自己也有首钟山寄怀诗作“白衣人去酒痕销,野径梅花认六朝。寂寞江山谁是主,石头城外水空摇”。当时笔者引用电视连续剧《金陵秘事》片尾曲主题曲歌词回应诗问助兴:诗云(1)野径梅花认六朝。答曰:石头城外听远钟。诗问(2)寂寞江山谁是主?答曰:钟山不语长江事。
唐朝韦应物赠友人诗中曾提问:你在林子里研读穷究天人的《易经》后,悠闲地来到溪边与鸥鸟相对。这自古以来,楚地就是词人墨客最多的地方,但是谁跟你最投契呢?诗人还追问‘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是呀,离别后,你这叶扁舟,究竟系泊在芦苇荻花丛中何处?
那天,微微春雨中,我们一起走在明孝陵景区,历史的一砖一瓦,在闲谈投目中逐渐鲜活了起来,气势磅礴伟岸的城墙在明孝陵神道延伸处,俨然顶天而立,我们大步走向钟山的深处,历史青翠欲滴,隐伏着青龙白虎的故事……
(四)
与钓鱼舟交往过程中,惊讶他的多才多艺,曾在网络上分享临摹各名家佳作多幅,计有王雪涛,田世光,张书旗,陆俨少,黄胄,张其翼,刘继卣,李苦禅,八大山人,任伯年等十来位著名大师作品,各家笔法风格与题材各异,惟妙惟肖,让人敬仰叹为观止。谨摘录部分【断桥村落-渔樵耕读】诗画对答共享其趣。
标签: 王安石纵被春风吹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