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些年,执迷于央视《百家讲坛》,至今仍关注。
阎崇年先生开坛讲座的《清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从解析大清江山存续286年,崛起与兴衰的历史必然性入手;从发掘大明王朝从鼎盛走向衰微,最终走向末日的深层次原因切入,以广博详尽的史料为后援;从人文、政治、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诸方面,作了多方位学术层面的探讨与论证。
于丹先生开讲的《论语心得》,从文化延续与传承范畴展开,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用诗一般的鲜活语言,论述了《论语》蕴含的济世价值与现实功能。
王立群先生,则从人文人本角度掘进,对汉武帝施政过程中,左右权衡进退维谷的矛盾心理,作了全方位多层面形象生动的解说;在时而放达时而幽默的讲述中,经由反思途径,呈现、揭示了历史每前行一步的艰难与必然付出的代价。
蒙曼先生以激情的诉说,让我们看到了,在女性毫无尊严的封建统治铁幕下,武则天这位另类女性,不甘被蹂躏被闷杀,冲破桎梏振翮而起凌空翔飞的风采。
纪连海先生在《正说和绅》、正说《正说纪晓岚》等系列评说中,在还原历史人物本来面貌过程中,为我们描绘了处在那个以封建典章文官制度为进阶的年代,那些深陷腐儒文化泥淖,虽已登堂入奥、光环笼罩而内心倍加苦痛的知识分子们,内心的无奈与惶恐,焦虑与屈从、攀附与失落的心理图象。
这些在《百家讲坛》开坛讲座的大家们,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凭籍对史料的海容博纳与精细研判;站在今天的高度,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旁征博引、去伪存真;并尽其所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真相、人文景观和不同历史人物的心理真实。
这批异彩纷呈、星光璀璨的大家们,以其深厚学养,和摒弃矫饰不刻意灌水的治学风范,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得以一路追随,充分领略《百家讲坛》这个广博丰饶、知性丰厚的诗意空间。
《百家讲坛》,惠我多矣,堪称良师。
标签: 王安石 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