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蔷薇科植物,落叶乔木。数九寒天,朔风凛冽,唯蜡梅傲雪迎霜,冲寒而开,故又有人称之为寒客、久客。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文人墨客妙笔生花,不乏咏梅经典之作,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更是妙到极点。在音乐作品中,梅花也化作作曲家笔下的绝妙音符,以梅花为题材的笛曲《梅花落》自南北朝既已相当流行,有题为证:“《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乐府诗集》卷二十四载南朝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邓丽君的《梅》、电视连续剧《一剪梅》的主题曲更是红遍大江南北。古琴曲《梅花三弄》堪称咏梅音乐作品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被广为流传。
《梅花三弄》,琴曲。又名又名《梅花引》、《玉妃引》,相传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值为琴曲。明代《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律话》称“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诮。”《梅花三弄》是我国古琴音乐中保存下来年代较早的一首作品,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梅花三弄》旋律优美,曲调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情趣高雅的《梅花三弄》,以它鲜明的音乐形象和特有的艺术魅力,除古琴独奏、琴萧合奏外,还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民乐合奏、琵琶独奏、琴与编钟合奏等多种演奏形式,表达了同样的艺术境界,广为人民喜爱。
《梅花三弄》全曲由引子、静态梅花、动态梅花和尾声组成。
乐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节奏兼具平稳舒缓和跌宕起伏的对比因素,精练地概括了全曲的基本特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剪寒梅,吐蕊风中。
乐曲的静态梅花部分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亦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随着主题的三次呈现,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稳健有力的附点节奏,庄重浓郁的声音色彩,仿佛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恬静而端庄,刻画了一种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听后余音缭绕,不绝于耳。
乐曲的动态梅花部分则通过音调和节拍的变化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旋律大起大落,节奏刚劲有力,音乐营造出一种风雪交加的意境,更具象地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同时在紧张的情绪表现中把全曲推向了高潮: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与风雪的搏斗,不也是人生博弈的真实写照吗?雪中梅花,昭示了一种志存高远的品格,一种不折不挠的精神,一种傲对人生的境界。
乐曲的尾声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进行,平稳结束,风雪洗礼,梅花傲立,含苞吐蕊,香溢人间。伴着这悠扬的琴声,听者无不为之倾倒,崇敬之情留存心间:真情像梅花开遍,冷冷冰雪不能淹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联想到今天,每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同样需要我们具有梅花的高贵品格,刻苦学习,辛勤工作,正确对待个人荣辱,百折不回,傲然不屈,坚韧执着,长远规划,科学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贡献力量。
琴曲《梅花三弄》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绘,赞颂了梅花耐寒的高洁品格。乐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人那种超脱尘世、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南宋爱国主义词人洪皓,被金国扣留十余载,不屈不挠,坚定信念,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返回南宋前,洪皓写下了《江梅引•忆江梅》:“断回肠,思故里。漫谈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表现了洪皓得知自己将回到自己的祖国,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操起绿绮,弹奏《梅花三弄》,抚琴喻志,借梅花傲雪凌霜来比喻自己的坚贞不屈,以江南梅花寄托本人思念南宋的爱国之情。
从音乐审美来看,《梅花三弄》中的梅花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全曲通过前后两个部分并运用各种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音声清幽,借物咏志,象征人格,实乃一种心境的体验。
琴,是我国历史久远的一种弹弦乐器。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如《诗经—甫田》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诗经—关雎》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古琴,现代称古琴或七弦琴,古代又称绿绮、丝桐等,一般是一桐木做面板,梓木做底板,一段有岳山支撑琴弦,其下有琴轸用以调整琴弦的音高,琴面的十三个琴徵则是标识弦上音位之用。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古琴的地位最为崇高,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琴重要到大家把它看成是一种神圣的艺术,或者是一种思想传统的载体,俞伯牙和钟子期通过古琴“高山流水觅知音”,弹者靠的是自身演奏技艺,表现深邃意境,听者凭借超人的艺术修养,感受至高境界。古琴所崇尚的“中和、雅正”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北京奥运会上陈雷激用晚唐太古遗音琴演奏乐曲为《千里江山图》伴奏,当琴声响起的那一刹那,一指拨弦的厚重使人顿感灵魂震颤,同时打开了一幅流淌着千古文明的画卷,将中国文化所蕴含的素雅之情发挥到了极致。2003年,古琴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标签: 王安石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