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保马法”,初衷是利国利民,为何争议颇大?

非凡网 68 0

初衷是好的不代表结果是好的,更不代表政策本身就是好的。政治是一种连锁反应,也是一种多变化的现象,所以古往今来为政者不求标新立异,只求四平八稳,因为一举一动都关乎亿万民生。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保马法”,初衷是利国利民,为何争议颇大?-第1张图片-非凡网

北宋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口号也是喊得震天响。可是他的一些政策显得太过简单,缺少配套措施和后续计划,完全就是像一腔热血的鲁莽行为。而且造成了朝中力量的分裂,新旧两党水火不容。最后导致奸臣利用新党变法的旗号排斥异己,结党营私。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保马法”,初衷是利国利民,为何争议颇大?-第2张图片-非凡网

王安石变法中,保马法的争议最大。保马法规定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不久废止,改行民牧制度。神宗时,宋朝战马只有十五万余匹,政府鼓励西北边疆人民代养官马。凡是愿意养马的,由政府供给马匹,或政府出钱让人民购买,每户一匹,富户两匹。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负责赔偿。这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保马法”,初衷是利国利民,为何争议颇大?-第3张图片-非凡网

但是,问题在于马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牲畜。不仅贵重,而且难养,和牛羊猪鸡狗不同。马对于草料水源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需要专门技术,并非是只有热情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马匹非常贵重,甚至比牛的价值还要高。一旦马匹死去,民夫就要按价赔偿,很容易造成老百姓倾家荡产。因为农户手中闲钱很少,只有每年秋收后才会有一些钱。一匹马的单价很可能就要抵得上一个农民一家一年的收成。所以,这给民众增添了很多负担,一旦遇到瘟疫,更是雪上加霜,所以争议才会如此大。

标签: 王安石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