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性格如何?史书中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

非凡网 145 0

《周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事情发展受阻时,必须要改变现状,以求通达,唯有变通才能长久。

宋神宗统治时期,北宋王朝已经积贫积弱百年,财政空虚,政治腐败,军事薄弱。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期,谁才是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之人呢?

王安石性格如何?史书中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第1张图片-非凡网

飞来峰上寻千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敢于攀登高峰,他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指点江山,大放异彩。

王安石这个偏执近似癫狂的气奇才,被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宋神宗为王安石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王安石可以尽情地绽放其才华。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学识与才华造就了他的性格,自负自信,特立独行,孤傲高洁。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他的命运也决定了变法的成败。

因此,他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他将掀起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改变国运的变革。

王安石性格如何?史书中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第2张图片-非凡网

我们首先通过王安石的诗词来了解一下他的性格特征。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把自己比作墙角盛开的梅花,不畏严寒孤芳自赏,表现了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高贵品格。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表发了他将要革除弊病,执行变法的乐观自信,和坚定信念。

《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他以孤桐自比,岿然屹立,接近云霄,也不屈服,他要立志革新,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他前行的脚步。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这首诗歌咏伊尹与吕尚由困穷水尽到千古名相。暗喻作者知遇宋神宗,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

王安石性格如何?史书中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第3张图片-非凡网

《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是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这篇杰作辞气横厉,文短气长。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善于招贤纳士,谋士数千。在王安石看来,那些只是鸡鸣狗盗之辈,他们根本不配“士”这个称号。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他的人才观是才用兼备,而不是皓首穷经的书呆子。

王安石自命清高,他提出“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因而得罪了很多人,变法遭到了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名臣极力反对。

他曾经与神宗有一段对话。帝日“闻民间殊苦新法”。安石日“祈寒暑雨,民犹怨咨,此无庸恤”。

可见,王安石非常固执己见,他相信自己永远是正确的。而百姓的疾苦与他变法图强的大业比起来,算不了什么。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已经偏离了他的初衷。“介甫之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杀人。”

王安石才华横溢,但不修边幅。苏洵曾批王安石邋遢“脸脏了要洗,衣服脏了也要洗,这是人之常情。可有的人偏不这样,整天穿得像个奴隶,吃着猪狗不如的食物,口中言的却是《诗经》《尚书》。这难道是人之常情?”

王安石一心只为变法,从不在意个人利益得失,也不纳谏不听良言。《宋史》“安石性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他坚毅执着,不达目的不罢休,当时人称“拗相公”。

王安石性格如何?史书中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第4张图片-非凡网

20世纪初,列宁称赞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以失败告终。王安石的变法注定会失败,他的性格使然,个人英雄主义,目中无人,凭一己之力,奈何了千年顽疾。况且时运不济,大厦将倾,根基已腐,无力回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民为本,方得民心。

标签: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