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非凡网 72 0

任何一个能触及到社会根本问题的改革家都可以被称为伟大的改革家,若是能跳出自己所在的阶级看问题,无疑更加伟大。

比如先秦时代的商鞅,他就是伟大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对当时的国家起到了增强国力,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第1张图片-非凡网

但是王安石更加伟大,他的改革触动了社会根本问题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最终却落得失败的下场,这不能不说很遗憾。

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王安石要实行改革的背景是北宋当时积贫积弱,国家处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中。北有大辽,西有西夏,内有土地兼并严重,社会贫富不均的严重问题。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第2张图片-非凡网

外患其实还好(相对于内忧来说),严重的在内忧,历代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土地兼并(新中国把土地收归国有从法理上断绝了这种可能性)。

北宋其实并不弱,除了北方的辽,没有其他国家有资格说北宋弱。也不穷,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居世界首位,工商业蓬勃发展,富得流油,货币形式的改变可以证明这一点(交子)。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第3张图片-非凡网

但是大地主田连仟佰,占据大量优质土地和劳动力的同时,还有能力隐瞒土地和这些人口,官方难以追查。直接造成了税收的减少,间接造成了国家财政的困难。

加上宋朝官僚体系的过度完善,中央禁军的庞大体量。不仅使得办事效率大大降低,而且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国家财政的巨大花销。再加上北宋对于士大夫大地主阶级采取怀柔政策(得国不正,心虚,所以要讨好地主阶级)。

最终导致北宋的“三冗两积”局面: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第4张图片-非凡网

王安石变法改革一瞥面对以上这种情况,一个心怀天下的读书人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所以王安石施行了变法改革。以下介绍其中几条:

青苗法:亦称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是抑制土地兼并最直接的法子。在作物未成熟之前,民户可向官府借低息贷,度过粮荒,在收成之后再偿还。相当于官办银行。

募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民户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相当于花钱不服兵役。

方田均税法:为了防止大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人口,由政府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数量,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

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以上这些手段从表面上看都能抑制土地兼并,缓解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起到均贫富的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第5张图片-非凡网

失败原因相信我不说也有许多人看出来了,手段都是好手段,但是施行的人未必都是好人。

就比如:青苗法把放贷之权收缴国家,但是实行起来必然要依靠底层官吏,底层官吏一般是由当地人担任,没有稳定的上升渠道,自然就成为地头蛇一样的人物。

国家定的低息,底层要盘剥一层,利息就高上来了。可能那些豪门大户明明没有粮荒,依然伪造文书,借朝廷的低息粮,再高息贷出去。种种手段,不一而足。

再加上王安石变法时权势大增,必然有趋炎附势之徒想要分一杯羹,所以导致王安石的新党良莠不分,盛行贪官污吏,因此就给了政敌司马光等人攻讦的借口。

(左为王安石,右为司马光)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第6张图片-非凡网

不过这些还只是表面原因,真正失败的原因也许体现在这一次对话中:

神宗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困]

标签: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