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海口座谈会上的发言

非凡网 69 0

   在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海口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真诚地感谢尊敬的周部长、孔 ,从一开始到现在,自始至终对我和这部诗选的关心、肯定和鼎力支持!同时感谢大家,从百忙之中来参加下午这个座谈会。今天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终于和大家首次见面了!

   看到这部沉甸甸的诗选,那么厚厚的一本书,或许谁也不会相信,它是从创意策划到网上发帖征稿、组稿、编选,到拿出书稿给出版社,总共还不到十天的时间。而且,正如我在后记里所写:“翻开它,一页一页,我想你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它们的沉重。那些泪水与血就渗透在纸面上,每一行、每一字,都是那样潮湿,甚至可以直接就拧着滴落下来。”

   大家都知道,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汶川发生了一场8级特大地震,可以说,它揪痛了中国人的心。灾难发生后,作为一位中国诗人我的心不断被震撼着,深深地感动着。自从知道5.12汶川大地震这些天来,每当打开电视看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24小时滚动直播节目,看到废墟上那惨不忍睹的场面,看到那些突遇灾难而惊恐万分的眼神,我和我的家人几乎没有好好睡过一觉。尤其是看到温总理,一个六十六岁的老人在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夜里蹲在废墟上,一手提着一个孩子的书包,一手提着一只鞋,含泪等待着把生命救还那一刻的到来……我们的泪水就忍不住要往下流。想到温总理,作为一个大国总理尚且能够做到那样,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要想办法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救助那些灾区失去亲人的孩子们,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当时我真的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做,心里头焦急如焚。

   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天要这样来惩罚我们这些脆弱的生命,为什么要那么残酷无情,连那些孩子和孕妇都不放过?为什么早上还升起的太阳和炊烟,灾难瞬间就降临在了人们头上?美好人间眨眼就成为地狱和废墟。强忍受住巨大灾难所带来的悲伤和痛切的心情,我写下诗歌《五月,我用血泪祈祷》,并且马上应约发给四川卫视文艺中心,以支持他们正在策划的赈灾晚会,并且希望通过他们的节目转达所有中国诗人对灾区同胞的深切关心和牵挂,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一种温暖,一种力量和希望。并且带着这首诗歌,我参加了省作家协会、海南广播电台组织的抗震救灾诗歌朗诵节目。

   除此之外,我还能够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呢?去年我整整生病三个多月,耽误了好多事情,生意和工作上受到极大影响。今年年初老家湘南郴州,一场特大冰雪灾害家庭经济上又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一对山里孤儿需要我去救助上学、生活。眼下面临如此特大地震灾难,我手里头实在没有多少钱来捐助灾区的父老乡亲,而我身体不是太好,又不能够亲往前线参加抗震救灾。

   那么,是不是我们这些穷诗人们就这样袖手旁观了呢?不,面对这样的天灾人祸,我突然想到从特大地震灾难刚刚脱离生命危险的同胞们更多的还需要心灵上的安慰,遭遇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内心深处一定还带着极大恐慌,惊魂莫定。这样,我们的诗歌正好可以发挥心灵慰抚的作用。实际上我们的诗人早就开始行动起来,在我发表《五月,我用血泪祈祷》一诗的同时,我看到潮流诗歌论坛一下子出现很多很多关于“汶川大地震”方面的诗歌帖子,由此,我马上想到要赶紧编一部非同寻常意义的爱心赈灾诗选——《五月的祈祷》。作出决定之后,第二天清早我就来到南海出版公司。常务副总张爱国先生从外面匆匆赶回来,记得他当时办公桌上的电脑是打开的,上面正是地震的一些图片新闻。开始进门时我心里头没有多大把握,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还没等我把想法说完,张总当即表示同意,拍板并马上作出部署。我们作出分工,由我全面策划和编选书稿,以及印刷经费,并且十天内就把书稿交与他们,出版社则负责后期编辑、排版,以及出版发行等工作,确定小曾直接负责该书。并且张总全力支持我的想法即诗选出版后,通过这部诗选出版发行在全国新华书店举行赈灾大义卖筹集到资金,扣除成本后利润将通过中国慈善机构设立“关爱孤儿基金”,全部用来救助那些在特大灾难中失去亲人的孤儿们,初步的想法是在地震灾区捐建一所爱心学校。当天晚上,也就是5月15日23点零5分,我就把起草好的征稿启事——“关注四川大地震!让我们拿起笔来!爱心赈灾•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大征稿”发在我们潮流诗歌论坛,并且要求所有斑竹马上转在全国各大诗歌论坛。

   我半夜起来看,没有想到很快就有诗人响应,论坛一下子就贴出了许多应征诗歌帖子。当时我只感到时间特别紧迫,没有多少时间用来讨论和过多交流,接下来,我直接就通过网上留言的方式,马上挑选斑竹确立担任主要编委成员,而且发帖子让论坛驻坛诗人积极参与、斑竹进行初步审稿,好的帖子就进行推荐,然后凡是有三人以上推荐的帖子由西北龙统一进行加精,再由重庆子衣统一汇集成集中帖子发在论坛上给我。同时,让斑竹晴宝儿、蝶雨馨兰等在新浪博客圈组织征稿和筛选,把优秀的诗歌及时推荐到潮流诗歌论坛,再让红线女和我自己向一些知名诗人发出约稿信息。很快,大家就展开工作,大家默契地配合,开始着手转帖、组稿和整理投稿,然后由我把初选的稿子一一进行二次审稿,矫正、修改,再按统一的文件格式整理出来。每十人为一组,编成号,再根据自己的主编思路拟定目录,按顺序进行整编。我们几乎是一边征稿、一边选稿、一边编辑和审定稿件,没有耽误一分钟。而且,还要从严在诗歌质量上进行把关。

   值得说一说的是,我们这些斑竹,他们每天都是在忙完自己身边工作全部的业余时间都义务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他们在没有任何沟通、又是全部在网络上操作的情况下,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内默契地开始着手帮助组稿、转帖和整理投稿等,尤其是重庆子衣、红线女,她们每天都周围人们担心着临近四川的重庆时有余震发生的恐慌状态下静下心来完成组稿工作;晴宝儿接连几天昼夜奋战、到后来弄到生病发高烧,仍然还在坚持选稿;碟雨馨兰一直带病坚持在新汉诗联盟博客圈选稿;西北龙则是每天都在论坛认真阅读每位发帖者的诗歌,一有好的诗歌就马上推荐,大家争分夺秒、毫无怨言,凝聚着自己一片心血、爱心。后来加盟到此队伍的诗人还很多很多,如乌衣婷、鸣砂火、溪边芳草、秀水、亦言、王美春等,有的提出宝贵意见,有的推荐优秀诗歌作品,有的帮助出谋划策。这样,我们的诗选征稿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同时,我也把手头所有的工作和生意上事情全部都停止下来,几乎没有时间关注任何其他事情,没有时间陪孩子去医院打针,更没有时间和朋友家人交流。这部诗选时间之紧迫、工程量之浩大远远超乎我的预想。按我和出版社初步商定的时间,必须最迟在10天内,也就是5月25日前把书稿拿出来、6月初就把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隆重推出来、举行爱心赈灾大义卖。短短时间就要编选出一部正规公开出版发行的诗歌选,可以说我现在压力非常之大!

   开始几天,我白天要跑一些相关部门和单位,晚上才加班看稿、选稿,每天我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每天从清早六点起来到转钟三四点,一直紧张地忙碌到深夜两点、三点,可以说,我没有停歇过一分钟。到了5月18日、19日,我就开始逐步全面进入紧张地编辑工作,连续六七天一干就是一通宵。十几天来我没有吃过早餐,晚饭几乎都是零点左右才吃。这倒算不了什么,关键是尽管这样,时间还是不够用,因为除了编稿、选稿,我还要约稿、写稿,安排设计、联系赞助、印刷、书店、慈善机构等等,而难度最大的还不止这些,主要是这里的投稿都是通过网络发帖、电子邮件,虽然经过斑竹的初选,但有不少的作者错别字太多,标点、排版也颇不规范。而有的诗歌写的太散、丢掉感到非常可惜,诗中有一些感人的好句子,我读到这些文字真的很心痛,很心痛,我无法想象我们的诗人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承受着怎样的心灵痛苦写下这些诗篇的。但要真正选用,作为诗歌艺术作品,又还得帮他们一一修改。这样给我的编辑工作就带来了许多难度。

   很多朋友看到我们的样书,都不敢相信,这样一部厚重的诗选,怎么能够在10天内就拿出书稿呢?他们说,想象不到,而且后期书稿编选、审稿几乎是集中于我一人,但我总算通过超负荷地工作,做到了10天按时呈交书稿。当然,这个前提是广大诗人的理解、爱心支持和积极响应。

   当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灾难和考验的时候,这不单是我们作为中国诗人在为灾区的同胞五月祈祷的声音,也是证明我们作为诗人价值所在,同时也是为了帮助那些特大灾难中失去生命的灵魂,或失去亲人的同胞沿着烛光找回精神的家园。就在我发出征稿启事不到半夜时间,很快就赢得了广大诗人的理解和支持,小小的论坛很快就贴满了应征诗歌帖子,一时间征稿信箱稿件纷纷飞来,一首又一首诗歌都是从诗人滴血胸腔里从心口掏出来的。由此,深深地感动着我,鼓舞着我。诗人永远都是带着热血沸腾和悲悯情怀的特殊群体,诗歌文化永远都是承载着忧患意识和载道精神的语言艺术载体,在面对巨大灾难的时候诗人总是满含泪水承受着最大的心灵撞伤。同时,在经受不断折磨挣扎煎熬后又发出声音进行内心深处的呐喊,诗歌成为一种心声,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现在,大家随手翻开这部诗选,几乎都可以读到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除了北岸的《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佚名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等,我们还可以读到更多更好更感人的诗篇,如梦里落花《孩子,天堂究竟有多远》,乌衣婷《汶川祭•孩子》,秀水《对话》、《送别》,鲁绪刚《妈妈好走》,重庆子衣《孩子,我们回去吧》,月亮《给地震灾害中失去生命的孩子们》,晴宝儿《一条光明的通道就要被打开》,李伯庠《秘密会议》,黄葵《胡爷爷再来看你》,雷志宏《妈妈,快给温爷爷捎句话》,赵雅君《总理的眼泪》,郑琳《妈妈,我走过的楼道好黑》,鲁川《圣洁的乳汁》,吕兰亭《孩子,起来吧》、《孩子,让我抱抱你》,张锦秋《妈妈,我有一个请求》,王美春《献给张米亚》,火百合《永世的约定》等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吴忠芳的作者的诗,题目是《妻,有一种爱情叫做生死不离》、《背着你,就像当初嫁给我那样》,我无法想象自己竟然能够把这两首诗歌编完,那天上午我读着读着,喉咙当时就被那些文字抓的生痛,嗓子里总觉得有什么在撩着、烤着,未等到把诗歌编完,我实在忍受不了,也就干脆让自己停下来,放下键盘好好地痛哭一场,以至太太连着叫我吃饭,甚至把饭端过来放在手边,我都不知道。甚至我在想,如果老天有眼,就应该睁开眼来或俯下身子看看,这些无辜的生命所遭受的一切,这些文字在用血泪记录和见证一场生死劫难的全过程。

   虽然这些诗歌已经没有了平日那些所谓的现代技巧、手法,也不再讲究以往风行一时的流派、主义,但所有的文字无不凝聚着诗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无不携带着切肤之伤、剜心之痛。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也给一些因失去亲生孩子、血亲骨肉而绝望的父母和家庭带来感动和宽慰,重振起生活的信心,唤起无数人的爱心,振奋抗震救灾的动力。在这里,我们的诗人用自己的文字在传承着几千年祖先们流传下来的良知和善诚。

   可以说,这是一部值得每一位有良知和爱心的人珍藏阅读的诗选,具有特别收藏价值和特殊意义。并且从这些诗歌我敏感地发现,中国诗歌在经历这场突如其来地震灾难的时刻似乎从西方流派主义突然又返回到了汉语言文化主旋律时代。或者说,当面临一场特大灾难的时候,中国诗人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重负和责任,他们克服了自身种种困惑和迷茫,有的暂时放下正在按计划进行中的创作,有的抛却了网络诗歌文字游戏的自娱自乐,有的自觉停止了诗歌话语权无谓的纷争,有的放下了所谓名诗人养尊处优的架子,有的从诗歌中找到属于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慰藉,他们几乎不约而同用最简单、朴实,甚至有些浅白却最富有真情、铿锵有力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为这样一个古老而伟大国家和民族所凝聚的一种巨大的坚定毅力和自我精神。更多是他们作为诗人对生命的关注与悲悯情怀,对人性与母爱的赞扬,对可歌可泣感人事迹的讴歌和赞颂,对中国领袖们的敬爱之心、钦佩之情、肺腑之言。

   就在我加班加点、争分夺秒编选这部诗歌选集的时候,一位临近汶川地震灾区的诗友从重庆给我打来电话说,“从这样一场灾难中镇定下来,我真的感觉自己好爱好爱这个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诗人,我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感到深深地自豪。”为此,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和我一样,也产生强烈的共鸣。

   这部诗选全部收录下来309位诗人的诗歌作品,是从1009位诗人的来稿、组稿3000多首诗歌中精心尽力挑选出来,全部都是为这场特大地震灾难而写,总共为500多首诗。其实这段时间诗人饱蘸着血泪写下的诗篇远不止这些,但时间的紧促估计好的佳作不可避免要出现一些疏漏、遗失,在选稿上也一定还存在缺乏推敲和斟酌等方面问题。鉴于应征稿件太多,直到现在还陆续不断有不少诗人积极参与此次特别的诗选征稿活动,我也不断还读到不少真正的好诗,那些真情文字几度感动得我泪流满面。但受篇幅的要求,每一位诗人一般只选一首,好的诗歌可以放宽增加到2-3首,原则上不选长诗。

   这不是一部平常意义上的诗选,她是一场巨大地震灾难的历史见证,也是在大灾难面前中国诗人爱心与情感重磅出击的历史见证。我相信它会经过所有时间的考验,让善良的人们都能够听到悲剧穿越历史上空的声音。或许,当我们的后世子孙,在哪一辈、哪一代,把它打开,还会如我一样,锥心落泪,一样为死者哀悼,为生者祈祷。

   有几件事情还值得提一提,在编辑这部诗歌选集的时候,这部诗选还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支持。首先是南海出版公司总经理霍宝珍女士,在她得知要出版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后,也马上表示一定要不遗余力给予支持,而且人要越快越好。没有她和张爱国先生的大爱精神和深明大义,我就不太可能马上顺利就进入诗歌编选的工作。

   另外,南海出版公司编辑曾科文先生也在策划、组织排版和设计,以及后来的印刷、发行等工作上,尽心尽力;民生电子分色中心义务提供封面装祯设计及排版,总经理邢益彦先生亲自坐阵指挥,设计总监邢春雨连夜加班设计封面。还有,北京承印的这家爱心印刷厂,因为海口印刷厂纸张要从岛外调入,成本比较高,纸张也不太理想,所以我在网上发出一则《紧急寻求爱心印刷》启事,很快有广东、重庆、江苏、北京等地印刷厂主动和我联系,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我从中选了北京一位朋友介绍的一个印刷厂,只是后来谈妥一切,准备签定协议合作的时候,对方6月22日却发信息给出版社,转告我说他们接不了单,因为北京奥运城市进入严管阶段,运货车进不了城市,要不到适合我们的纸张。在这样的时候多少诗人都等着早日看到诗选,印刷厂却突然改变主意,当时真的让我非常焦急。后来冷静下来,马上和北京几位朋友联系,非常感谢谯达摩先生,是他的及时帮助才让我马上就联系并落实了接单的印刷厂,主动提出按纸张成本提供印刷。可以说,如果没有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我无法想象,能否那么快就把书编辑出版。

   还值得一提的是,潮流诗歌论坛总斑竹临荷听雨在外出差,曾经数次发来短信问候并询问工作进展,当她得知出版费用因为赞助商响应号召另有安排而出现搁浅,马上表示提供一些资金支持。还有和我在新汉诗运动中并肩作战的亦言先生,在我决定编辑出版《五月的祈祷》发布大征稿启事当天,就打来电话表示要捐助,论坛诗人西北龙、乌衣婷、鸣砂火、月亮、匡瓢、云海鱼、胡晓彤、觅雪嫦晴、若荷•影子、馨文、蝶雨馨兰等,以及诗友素素、王美春、布衣杨奇、寒狼、林子等,也先后发来信息或打来电话,表示鼎力支持并捐助爱心赈灾诗选《五月的祈祷》。易经大师吴明达、朋友朱炳霖、李修霖、冷阳、吴文中等,也以自己的行动献了一片爱心。还有,海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曦先生,海南省作家协会副 、《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先生,海口市政府办公厅处长刘文医先生、海口市文联副 钟南平先生、海口市地震局主任王艾仙女士,海南省新华书店副总经理林琳先生,以及湖南省政府驻海南办事处负责人等,也提供了不少帮助和支持。

   大德不言谢。在此,为了那些遭受巨大灾难的可怜的孩子,我谨向这些真诚的朋友表示感谢,并向始终如一支持和理解我这一善举的太太熊显艳,深深鞠下一躬。

   灾难并不可怕,诗人并不气馁。正如我诗中所写:“我们是中国诗人,我们除了用自己的血泪祈祷/还有我们悲壮伟大和安抚灵魂的诗篇。”虽然在灾难面前,一切文字都是无力的,但我们惟有心存爱心祈祷,愿世平安。相信勇敢顽强的汶川人民,一定会在中国领袖胡锦涛 的带领下,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支持帮助下,很快从废墟中站立起来,建设一个崭新的汶川,美好幸福的家园。诗人们,让我们举起五月爱的烛光,为苦难的汶川同胞祈祷吧!祝福他们好人一生平安!作为诗人我惟一能够做的也就只有这些。

   最后,祈祷我们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

   原野牧夫 2008.7.2 岛上

标签: 励志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