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反对80后诗人的说法,支持第三条道路诗学理论。当然也是批判的接受。拿80年代生人的一位朋友的说法,我们根本成不了一个派别。诗人也不是随意的称谓,不要那层虚拟的光环。我们只知道有感觉了写写诗。这是诗之正道。一些80后的所谓的自圆其说的理论,确实需要更多热爱诗歌的人们去修正。光是一、两个人的呐喊还不够气势和力度。我们现在是要拆除写作的年龄界限。不要所谓的中间代、新生代、晚生代、70后、80后的写作。这个理论要扩大到整个文学领域。就诗歌写作来说,我们坚持第三条道路写作。但凡加入进来的朋友,都是赛车手,是队员,直冲第三条跑道线。
--------题记
看看诗生活网站、界限网站、第三条道路、诗江湖以及另一个网站停止注册的状况,个别诗歌网站推出形象代言人之举措,另有小的诗歌网站的一个接一个赛诗会、诗歌接龙,诗歌征文等等,你就会知道,如今的网诗有多热闹就有多热闹。就连北方孩子们的受难也得到众诗友的普遍关注。真可谓是喜忧参半。
网络诗坛之热热闹闹,一是反应在集体化写作这件事上。那些身兼记者的诗人朋友们,别再写什么经典的颂词了。你们写几行诗,孩子们就重返人间了吗?以新闻入诗,真是妙趣横生呀。也真让咱们这些诗爱者长了多少见识。原来这也能入诗。不过除了诗人们的人道主义思想,让那些读到你们大作的失去孩子的家长作何想法?只能让痛哭过的心灵重新领受疼痛和眼泪。诗人们,你们停止高尚的写作行为吧。观注一些生态问题吧。
二是反应在诗歌坛子里的吹吹打打。讥讽谩骂应有尽有。走进了诗歌坛子,想要发点东西,跟大伙交流诗中心情。总有那么几个人,主贴不发,老是回贴里灌水,什么话都能出口。一个诗写者老是动粗口,我就不知道以后别人还有无兴趣来读你辛苦码出来的字。其实也是自毁形象,写的人照样能安安心心去写,照样能若无其事地和大家打成一片,那一小搓人的所为也无法伤害到别人的眼睛。一个成熟的写作者不会因为几个人的几句脏话而影响了阅读心情。一个沉稳的写作者,我想其心理承受力不是无聊之人所能想象的。毛泽东就喜欢在嘈杂的地方阅读,这确实能磨练人的意志力和对现实人生的颖悟力。只有适应不同环境里的阅读、交流,我们的写作才能更趋成熟。我们相信诗歌,同样地也相信我们的精神力量,可以冲破一切的阻力,写我们最自由的诗篇。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不同因为有了压力而退却,相反地会更有力度地揭露社会生活乃至网络里的阴暗面。我斗胆提一句,现如今网络里热热闹闹的局面,该有谁来扭转过来,还诗歌以真正的安宁。在诗歌坛子里赶场子,凑热闹,本身就是某些不良少年的所为。说一句不学无术,也不要不服气。你要不服气,可以用你的实际行动来表达你内心的不满。怎样的粗口,玩网络久了,咱们都无畏无惧了。玩网络久了,也知道三教九流是怎么回事?在现如今这个文明社会,要是能自觉约束自我的言行,确实来说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可别小看你这种贡献,创造和谐的交流环境,是我们每个玩转论坛的网友的义务。
网络诗坛的热热闹闹还表现在诗写者之间的相互攀比风、吹捧风、以及相互排斥。某些人过份自我所引发的议论纷争时有发生。从整体来说,诗坛的热热闹闹表现在各个诗歌坛子相互的竟争。现在坛子多如牛毛,但真正办得有特色的却不多。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坛子里的吹吹打打、各坛相互竟争,并没有让如今的诗歌走向真正的繁荣。诗人们,你们喊口号想进军词坛,有用吗?还是加强内部建设吧。永明、安琪,你们看到了,做何想法呢?看到了吗?如今整个网络诗坛出现了某种混乱的局面。垃圾诗歌的兴起,更加剧了这种混乱。你们也许会说那只是一小部份小年轻人所为。我们管不了那么多。哈哈。那还有必要渗透到词创作领域里吗?看吧,我从实力派诗人骂到80后诗写者。很多人对我有意见了。也被人骂了。哈哈。你们说我顽世不恭吧。我也总算触到了某些人的痛处。说什么,我瞧不起诗人、作家。人首要的是看得起自己。一是自信,二是歉和。我所谓的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骂,是鞭策。至于别人的曲解,我没必要一一去回应他们。声浪多了,我终于也在第三条骂出了个道理来。这是我的第三条道。无以道何以载文?人无警醒意识,无忧患意识,必有后患,不是吗?如今的诗坛是有某些不良迹象,是专门等着来让人来批露的。不是吗?
诚然,诗歌新闻诗歌热点,是时有制造。但是真正好的诗,并没有出炉。我想说的是,真正好的诗,绝对不会是叫嚷着出炉的。诗歌活动也时有推出。可是这样的活动并没有让咱们的诗歌真正走向大众。
在热热闹闹的诗歌写作之外,也有在观察诗坛走向、并偶有理论文章出炉。有人在文中提出了极端个人主义写作,那我想说,这是否跟一个人的性情、性格有关?天涯人提出个裸体写作,好象跟诗人某君提出的极端个人主义写作不谋而合。我想,天涯人所谓的裸体写作,难道说诗歌里就没有这种倾向吗?我想,应该是有的。那种不加修饰,只知道吸引出人原始的冲动来,把什么都移植入分行句子中,标上诗的标签。我以为是裸体写作对诗歌的入侵。有些东西没有提出来,并非它就不存在。有些东西存在着,我们却回避,也不是正确对待人、事、物的态度。目光要正,那么也就无畏无惧,如果我们的写作一味担心之后的炮轰或集体式的谩骂,那我觉得包裹了虚伪的写作是不真诚的,也是缺乏写作使命感的表现。是不可取的。写作就该直逼人性,无非绕道而为之。在正义的旗下,一些东西终将会随风荡散无痕。
再一个是,诗歌写作与宣传的脱节。诗歌的二度创作无法与诗歌写作真正交融。所谓的80后写作根本无法自成一体。却勉强地搞出个理论来唬行外人。确不是明智之举。而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兴起,确实给如今的诗坛注入了新生力量。这确实是值得令人兴奋的事。
摒弃诗歌写作年龄界限,直冲第三条道路。我们不要诗歌写者的趾高气仰、年轻气盛、诗歌老大哥形象、诗爱者的性别歧视。不要动者便嚷道,女人闪一边去,女人,你们懂啥呀?广大的诗爱者要规范行为,不可动者发难女同胞。特别是男同胞们更要大度,有海的胸襟。将那些小市民习气抛开,咱们的诗歌创作才有前途。否则,总也走不出自我。思路打不开,何以谈诗歌创作的革新精神呢?心宽了,好诗方能出炉。不必在乎诗人的头衔,那只是虚设的。主要是你的作品拿得出去。这样,你所有的发言才有力度嘛。
我们也坚信第三条道路的写作,必将鼓舞更多的人加入进咱们的诗歌写作队伍中来。不过,关于第三条道路除了出版几本书外,还应该搞些群众活动。比如第三条道路写作主力军朗诵专场。只有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吸引最大多数的朋友进来,诗歌创作才能真正走向新时代的辉煌。如果只在诗歌圈里人小打小闹,哪怕你们的理论再强,也是没用的。诗歌创作要走向大众化,必须加强本身的诗歌理论建设、壮大写作队伍以及根据马恩哲学理论,将第三道精神推向诗坛的最前沿,那就是把精品力作呈现于咱们的读者面前。在这里必须要有大将风范。以推陈出新之势,吸引更多的眼睛来关注咱们的第三条道路写作。它的精神主旨让人的精神更自由,顺着第三跑道向着四方辐射开去。坚信第三条道路不是单行道,而是可以无限延展的诗歌的原野。
诗歌的繁荣靠的是民众。只要大家都来读诗,做到不排斥写诗的群体,才能走向E时代诗歌的繁荣。而只有如大唐的诗歌盛世,才有可能出大家。我期待着。梵高的向日葵指向崭新的人文诗歌精神!我们的诗歌精神,要求每个诗爱者都有不同的现实感。如此才能推动我们的诗歌创作向良性方向拓展。为了诗歌的繁荣,建议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建设者们在著书立说时,对别的诗歌流派少一些无谓的指责。允许并存。第三条道路才更有气势和力度。否定别的理论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诗学理论,我认为是不够稳固的。它必将被新的主张所替代。只有本着大家风范,第三条道路才能引领诗歌时尚。打造出21世纪第一品牌。我们在仰望从第三跑道线上苒苒升起的那轮明月。它是诗歌光明的极地。
也许有人会说,我的发言有些矛盾,怎么既是反对80后以及打破诗歌写作年龄界限,又是提醒理论建设的更科学性、合理性。这不矛盾吗?我的意思是让他们去谈他们的民间,让他们去知识分子写作、个人化写作。对个人化写作,我还是很认可的。总之,我主张打破了写作年龄界限,力推第三条道路写作。但是本着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姿态来说,我们是反对下半身和垃圾派的。难道说我们先前所有的美学理论,都可以弃之不顾吗?让那些水份多多的伪诗横行于诗坛吗?我们所欣赏的是真正有审美情趣的诗歌佳作,诗语单薄一点,倒是没关系。第三条道路,只有在别的诗歌流派并存的基础上,它才能显其三道写作风采。关于三道精神,允许大家有不同看法。补充进来吧。
有人说,现在是读不到好诗了。一是人心的浮躁和写作的功利主义所致。二是缺乏传统文化的修养。再就是一些非诗的因素侵进了诗歌的脉络。此外,诗写者缺乏学习耐心,对诗歌以外的其它门类艺术知之甚少。最后一点来说,缺乏参禅悟道之精神。精神的溃乏,导致了诗意的单薄。
确实来说,原先那些实力派诗人是出不了好诗。因为人的智慧一旦抵达了某种极限,他就无法超越自我,另外生活中的诸多压力也让他们无法老老实实地坐下来安心写诗。现在所呈现给我们的实力派诗人的诗作反而比以前的作品褪化了许多。让读者读之无味了。而目前来说,诗歌编辑大人们所力推的作品,好象很多都是集体上阵的。比如女诗人方阵、80后诗人方阵、70后诗人方阵。再比如垃圾派诗人代表作等等。这也是都在很大程度上误导读者。看看他们风风光光上阵的80后诗写者的诗作吧,可以说水份多多,诗语缺乏含金量。好象在他们那里越垃圾越好。越是这样,越是让很多读者失望。而很多未名的诗爱者只在一方小天地吟哦。其实,个人以为,很多未名诗爱者其作品不见得比那些发表作品的朋友差多少。可能比他们更有语言说服力。只不过,他们的作品不走市场,无法吸引人的眼球,仅此而已。就如一位朋友所说的,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我们读到一些刊物上的诗作都没有以前的作品来得有艺术感和语言本身的穿透力。泛泛之作,不可读也。没错,网络上很多人时不时地写几行分行的文字,但真正去买诗刊来读的人,又有多少呢?按一位天涯朋友的说说,我要是买他们的诗集,还不如多读几遍名家的作品。诗歌必须有诗品。无品之作,只是用来挑逗别人的欲望之作,读之,也觉得浪费时间。真正有诗意美感的诗也许是被埋没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那些诗歌编辑的选稿也很重要。他们选什么稿,都将给读者带来某种阅读的指向性。如果说让某些有自淫倾向的诗歌呈现于读者眼前,我不知道咱们普通的不写诗的读者怎么来看待如今的诗坛?需要指出的是,自淫诗跟讽刺意淫之诗,又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并不排斥男同胞描绘**之诗。就如一位朋友所说,性其实跟吃饭穿衣一样简单。关键是你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出来。拒绝那些赤裸裸的伪诗,接受有审美情趣的性题材诗歌。只要他由某种突破,我们就接受。人们说裸一词,并非全是贬义。它是一个中性词。问题是裸要裸出感觉来,裸得有品有味,我们就接受。裸到了强暴他人的眼睛,我认为是很可耻的行为。裸要裸得自然而不做作就好。
总之一般的诗写者无法了解到编辑的选稿心理。而编辑大人们只选走市场的作品。当然,我以为一首诗一旦标上了某个价码,就已经失去它原来的精神价值。有人说写作的完成旨在体现人精神的崇高。但愿如此。我更希望读到诗品与人品统一的优秀诗写者的诗作。诗写者不仅要加强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修养。在我看来,诗歌是诗境、禅境与自然之美的统一。只有贯穿了神性力量,赋予诗歌以某种精神向度,融合了自然神韵之美的诗,才是好诗。诗写者通过诗歌的这种独特言语的传达,完成自我灵魂的对话与世界的对话,从而抵达精神的故乡。
附:三道精神,条条道路通罗马之道。诗道、佛道。养身养心之道。
标签: 励志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