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画眉致敬

非凡网 34 0

  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利经过研究后曾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只画眉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被人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找机会前来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她坚信她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一些。

  看了这则消息后我真想马上就把头顶和后背染成一条条黑色的斑纹,在眼睛周围画上白色的小圈圈,变成一只画眉呢。

  不是羡慕她会飞翔,也不是羡慕她会唱歌,只是羡慕她生得悲壮,死得刚烈,生死都没有向任何人或势力低头,干净的来,干净的去,生命中没有一点杂质,也容不得一点杂质。

  反观我们人的一生,有几个能比画眉活得高贵纯洁?

  我们常常大言不惭地说,人类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请问,这灵在什么地方?这主宰又靠的是什么?

  哦,这些就别管了,还是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种小小的画眉鸟吧。

  画眉体长二十四厘米左右,上身呈橄榄褐色,头和上背部都有褐色的轴纹,眼圈是白色的,眼睛上面有白色眉纹,一圈一圈,纹路比较清晰,下身大体上是棕黄色的,还夹杂着一点灰色斑纹。

  这种如果不是有美妙的叫声早就被人们遗忘的小鸟一般栖居在山丘附近或城郊的灌丛、竹林或庭院中。她们喜欢单独生活,机敏而又胆怯,喜欢把自己藏起来。有时站在枝头引吭高歌,十分悦耳,而且嘴巴极灵,善于模仿其它鸟鸣声、兽叫声和虫鸣,这一点有些像百灵,不过叫口排列顺序没有百灵那样稳定,也没有百灵飞得高。画眉一般喜欢在春夏之交的傍晚鸣叫,因此有些地方也把她叫夜莺,其实是叫错了。夜莺喜欢讨好人类,比较贱。

  俗话说,画眉不叫,神仙都不知道,虽然说的是雌雄个体叫声不同,外形很难区分,但是正因为善于鸣叫才招致横祸,人们把她们捉来关在笼子里,用极其严厉甚至残酷的方法强迫她们学习各种动物、人、鸟的叫声。学是学会了,实际上很多画眉模仿出来的声音里都带着哭腔,跟原来发出的声音相去甚远。可是人们听后还是很高兴,很得意,一高兴一得意更不会放她们出去了。

  其实画眉相当好斗,有人说,决不可把两只雄鸟同笼饲养,否则会打伤致残或死亡。这样一来,人们便把画眉分开饲养,父子兄弟倒还罢了,有些夫妻也被活活拆散了。人类建立了文明社会,不断歌颂团结,歌颂奉献,却用极不文明的方法打碎了画眉的团结,要她们来为自己做奉献,以娱声乐。

  唉,真没想到,画眉的一切优点都成了自身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灾难!

  幸好画眉妈妈还很清醒,一眼就瞧出了端倪,在夜间不辞辛苦地飞来给宝宝喂食毒莓,结束这种屈辱的奉献。

  阿弥陀佛!

  向画眉致敬!

  向画眉妈妈致敬!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关于画眉鸟的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看来那时候人们就知道把画眉关起来,即使是关在金笼子里,它们也无法唱出婉转悠扬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最高贵最纯洁的东西,是生命愉快的先决条件。

  画眉是这样,人不也应该是这样吗?

标签: 画眉鸟 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