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词之“后”李清照涉嫌抄袭

非凡网 84 0

在文以载道的古代中国,宋词以鲜活的文字表现力、清逸的意境以及对人类心智开拓的纵深与细腻,展现了其他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活泼生命力,堪与唐诗、元曲共媲美。

  在宋代芸芸词家中,最偏爱的,除了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余秋雨语)苏东坡外,便是婉约词宗李清照了。

  “一切情语皆愁语”,万钟闲愁古诗词,抒写愁怀便成了诗人词客经常性的主题。在李清照的视域里,作为“诗余”的词,自“别是一家”。 确然,词是一种宜于抒情言意的艺术形式。

  李清照词从女性敏锐的视角出发,由不出户的闺思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倾离别相思之苦,抒国破家亡之恨,以大手笔写小女子情愁,虽偶有豪放之韵,但其深邃细婉的愁心柔肠却在词中昭然若揭。

  以南渡为界,李清照词诗并工,前期多闺情绝调、离别之情(《醉花阴》)、自然之爱(<<如梦令>>);后期“飘流遂与流人伍”, 多亡国之恸,词视野开阔,充满孤独、凄凉的况味(<<声声慢>> )。

  蹴罢秋千,起来庸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一首用语浅俗清新的闺情小调,勾画了一副善感少女富有情趣的深闺生活画面,暗含着对封建礼教的不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她的愁苦就越出了一般贵妇的“闺怨哀鸣”。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醉花阴》一词系李清照前期名作,更是两宋词人中书写离别恨不可多得的上品。全词凝重而高雅,整首词面无一“愁”字,而重阳把酒赏菊的离愁别恨却尽显词章。室外薄雾浓云,室内袅袅青烟,移步换景,时令转凉,玉枕孤眠,半夜凉初透,道不尽的别番凄凉。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东篱把酒倍思亲,眼所见是入神的状景,心之感是人不如菊,在这万物皆愁苦色调的烘映下,引出千古绝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来。“莫道不消魂”的激宕语气,再加以“帘卷西风”的动姿,加之词眼“瘦”字妙诣精点,寂寥怀人之境 “人比黄花瘦”警句就一呼而出了。

  南渡后的一系列词作,囊进了李清照后半生的重重磨难——恩爱丈夫病故,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的再婚又离婚的感情创伤,北方家国沦陷的颠沛流离之苦,珍贵收藏失尽的遗憾,超越时空的孤独身心等战乱灾难和人生逆境,促使李清照的创作抵达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标签: 李清照词《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