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我们都不陌生,几乎每个小孩子在学唐诗的时候都会背诵他的那首《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长大后的我们依然会对这首诗念念不忘,回味无穷。
孟浩然和王维同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和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好朋友。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个性格狂放的天才诗人,但他曾这样倾心赞美过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这样一个狂人能如此由衷地表达自己的倾慕之情,读来真让人激动。
在孟浩然身后,王维写了一首《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这首诗表达了王维对孟浩然深切的怀念之情。那么,孟浩然又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呢?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很简单,早年有用世之志,他也曾对社会、对人生怀有积极的抱负和理想;也曾漫游吴越,远赴京城,走过了和许多盛唐士人相同的人生轨迹。他应举落第,无人引荐,政治上困顿失意,沒有施展才华抱负的机会,所以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襄阳隐居的。
关于孟浩然在长安的经历,《新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王维请孟浩然到自己家里饮酒畅谈,突然唐玄宗驾到,孟浩然慌忙中藏到了床下,被玄宗发现了笑着叫了出来,玄宗让他献诗,孟浩然献的是这首《岁晚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皇上听到"不才明主弃"一句,大为不悦:"你本来就沒有求仕,为何诬蔑说是朕抛弃你!"说完拂袖而去。
孟浩然从长安回到家后,决意从此抛开世俗的功名,安然归隐襄阳田园,他寻幽访胜,饱览河山,留下了许多山水名篇。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士途的失意成就了他"山水田园诗人″的美名。
孟浩然最终死在故乡的怀抱,而且还拥有王维、李白这样的知音,比起那些颠沛流离,或是在官场上战战兢兢、小心自保最后还是丢了脑袋的人,孟浩然终究还是幸运和幸福的吧!
标签: 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