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孟浩然?

非凡网 32 0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逸却以隐逸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漫游吴越,后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还归故里。开元二十八年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孟浩然背上生了毒疮,依然和他相聚甚欢。最后因为“食鲜疾动”,病死于故乡南园,享年五十二岁。

如何评价孟浩然?-第1张图片-非凡网

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用他的诗来说,“朱绂心虽重,沧洲去每怀”,直到亲自在长安碰了钉子以后,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山林,但是跟当时的高官显贵如张九龄、韩朝宗都有往来,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唱和。还常同一些隐者、道士、法师谈玄说道,他的隐逸生涯并不寂寞。

如何评价孟浩然?-第2张图片-非凡网

孟浩然的诗已经摆脱了初唐应制和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的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李白诚恳的称赞他“高山安可抑,徒此揖清芬”;王维曾把他的他的像画在郢州刺史亭内,后来人们称之为“孟亭”。所以无论走生前、死后,孟浩然都是享有盛名的。

孟浩然的诗对生活的表现是不丰富的,他喜欢用五言诗反复描写幽静的景物、个人的失意和苦闷,读多了会有贫乏单调的感觉。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行诗描写逼真,少数诗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势磅礴,格调浑然天成,广为传颂。

如何评价孟浩然?-第3张图片-非凡网

孟浩然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连续编定两次,并送上“秘府”保存。第一个为他编定诗集的王士源赞美孟浩然“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很能代表当时人对孟浩然的评价。

标签: 孟浩然